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落實牙科畢業生實習符合公眾利益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5月21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該局對確保本港醫療服務質素責無旁貸,盡早落實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安排符合公眾利益,也有急切性,呼籲立法會議員和業界支持。
政府今日回應立法會《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上個別議員和出席公聽會人士對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安排的關注。
政府表示,要求本地牙科本科生畢業後實習一年,旨在通過實際工作培訓提升本地牙科畢業生的臨床經驗,從而回應牙醫管理委員會過往評審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時,多次指出課程畢業生臨床經驗嚴重不足的顧慮,以確保本港牙科服務質素,保障病人福祉。
當局強調,本地牙科畢業生日後從事實習工作時,將被視為註冊牙醫,實習安排絕非牙醫學士課程的延續,以在學期間的課餘工作取代並不可行。
牙管會已書面回覆立法會,指不宜讓仍在學習和練習階段的牙醫學士學生在尚未全面掌握牙科臨床治療技巧時,提前以註冊牙醫身分實習並獨立面對病人進行各項牙科療程。而要求學生在應付本科教育課程的同時,以全職方式參與實習工作,政府認為實際上並不可行。
政府承諾會為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所有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致力協助每名畢業生完成實習,為市民提供優質牙科護理服務。
按現時的立法進度,實習安排最快適用於明年及往後畢業的本地牙科畢業生,而評核期安排適用於直接報考並通過牙管會許可試的非本地培訓牙醫,將配合考期實施。
一如對醫科畢業生行之經年的做法,未能如期完成實習或評核期而須延長的個案極為罕見,過去五年更無終止實習或評核期的紀錄。
盧寵茂強調,政府極重視本港牙醫專業培訓和監管,也珍惜牙醫學士學生的前程,建議盡快引入實習安排,除關乎專業水平和本港牙醫行業聲譽,更重要是保障廣大市民的福祉。
他說,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應與時並進提升牙醫質素,不應待發生病人安全事故才採取補救措施,他強烈呼籲議員和業界理解有關建議的重要性,支持盡早落實實習安排。
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擴展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5月09日
勞工處今日起增加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涵蓋的行業,除原有的建造業,也擴展至飲食及酒店業、運輸及物流業,以協助更多相關行業的工傷僱員早日康復和重投工作。
勞工處表示,在政府資助下,先導計劃參加者只需支付等同公立醫院服務的收費,便可獲私家復康治療服務,減省輪候服務時間,把握黃金治療期。僱員盡早康復並重投工作,也有助維持僱主的生產力。
參加先導計劃的工傷僱員須符合三項資格,包括遭遇工傷時從事計劃所涵蓋的行業,其中飲食及酒店業、運輸及物流業僱員的工傷須於上月1日或以後發生;因工傷以致肌肉骨骼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訂明並與肌肉骨骼有關的職業病;以及遭遇工傷六星期後仍未復工或預期未能在六星期內復工。
流感季節持續 盡快接種疫苗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4月30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的活躍程度均呈上升趨勢,預料流感季節會持續一段時間,並相信會錄得更多爆發和重症個案,呼籲仍未接種相關疫苗的人士盡快接種。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港自年初踏入冬季流感季節,至今錄得22宗兒童流感相關嚴重個案,其中三人死亡,近八成嚴重個案患者沒有接種本季季節性流感疫苗。
成人方面,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個案有599宗,大部分影響65歲或以上長者,逾七成嚴重個案患者沒有接種本季季節性流感疫苗,而死亡個案患者逾八成有慢性疾病。
黃凱基指,疫苗可有效減低重症和死亡風險,惟很多市民仍未接種疫苗,他呼籲尚未接種疫苗的人,特別是幼童、長者、孕婦、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把握時間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和身邊人。市民也應保持個人衞生、勤洗手和適當佩戴口罩。
此外,醫院管理局1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明日勞動節會繼續提供服務,有需要市民可經電話或流動應用程式HA Go預約。
私營體檢中心涉違例 衞生署跟進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4月25日
就傳媒有關私營體檢中心人員質素和專業資格的報道,衞生署今日表示,正跟進一間位於旺角的私營體檢中心涉嫌違反《輔助醫療業條例》的情況,已將個案轉交警方跟進,該署會積極配合調查,並在有需要時提供專業支援。
衞生署指出,香港各醫療專業人員的專業註冊和規管事宜,均由其所屬的專業管理委員會或管理局按相關法例處理。
醫務化驗師管理委員會和放射技師管理委員會是根據《輔助醫療業條例》和其附例成立的法定機構。在專業自主的原則下,兩委員會分別規管註冊醫務化驗師和放射技師的專業操守,以確保醫務化驗和放射診斷或治療等服務的質素。
任何人如欲在本港從事醫務化驗師或放射技師專業,須向相關管理委員會申請註冊。任何人從事醫務化驗師或放射技師專業而並無就該專業註冊,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和監禁六個月。
衞生署強調,根據醫務化驗師管理委員會和放射技師管理委員會分別發出的《專業守則》,任何註冊醫務化驗師和放射技師不得在未有來自註冊醫生或牙醫等醫護人員轉介的情況下,進行為醫務診斷或治療的任何化驗,以及對人類進行診斷性造影。
市民可於各醫療專業人員所屬的管理委員會或管理局網頁查閱人員註冊名單。如懷疑有任何註冊醫療專業人員專業失當,也可向相關管理委員會或管理局作出投訴。
生長圖表更新 7月起陸續轉用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4月24日
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資助進行的香港生長研究顯示,近年本港兒童和青少年身高有明顯增長趨勢。衞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將分別於7月和9月開始使用更新的生長圖表,以更好監察兒童生長。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今日在記者會表示,根據香港生長研究,現今兒童和青少年身高較以往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
研究結果也顯示,本地0至5歲兒童的生長數據跟世界衞生組織2006年所定標準吻合,惟香港兒童由出生至兩個月大的體重稍輕、3至5歲香港兒童則稍矮。
鍾偉雄指,現時使用、於1993年制定的生長圖表未必適用於當代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監察和評估。當局認為香港需要制定一套新的生長圖表,即香港2020生長圖表,以監察兒童生長。
此外,由於兒童身體的脂肪分布會隨年齡改變,研究同時建議更新超重及肥胖的評估及定義。
香港2020生長圖表包括體重圖表、身長/身高圖表、體重指數圖表,以及頭圍圖表。值得注意的是,18歲青少年男女的身高中位數有約兩厘米增長。
圖表適用於0至18歲的香港兒童和青少年,而世衞2006年的標準同樣適用於0至5歲香港兒童,特別是同一年齡群組的非華裔兒童。鍾偉雄表示,在臨床資訊系統同時存放新生長圖表和世衞2006年標準,能更方便前線醫護人員選擇適合的標準為兒童進行評估。
實施時間方面,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將先後於7月和9月起採用香港2020生長圖表,分別用以評估0至5歲兒童,以及6至18歲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狀況。母嬰健康院也會按需要使用世衞2006年的標準以評估0至5歲兒童,尤其是非華裔兒童的生長。
醫院管理局則會於9月開始在轄下醫院分階段採用新圖表,期望年底前全面推行。
衞生署會向醫護專業機構及持份者發信,介紹研究及新圖表等資訊。醫健通也將加入新圖表的使用及查閱功能。
生長圖表為個別兒童臨床評估的重要參考工具,也有助監察整體兒童群組的生長趨勢,以及適時調整促進兒童健康的公共衞生措施和策略。
香港生長研究由衞生署與中文大學兒科學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共同進行。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