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戴鏗晉醫生答問
戴鏗晉醫生(男)
Dr. Tai Hang Chun
脊骨神經科
值得推介 : 62
會員# 陳小姐
膝蓋後邊凹位條筋趾住痛
病患者女-45歲
膝蓋後邊凹位條筋趾住痛
(下樓梯的時候及步行15分鐘之後)
這痛症困擾左我成兩年睇什麼醫生都不可以請問有什麼方法呢?
我以常常做拉筋動作
戴鏗晉 醫生回覆
多謝您的查詢!
由於閣下提供的資料很少,例如見過什麼專科醫生、做過什麼影像、做過什麼治療等等,建議可尋找具運動醫學背景的骨科專科醫生作評估,再決定治療方案。
祝您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會員#16920 Ms. Tara Chan
懷疑坐骨神經痛
病患者男 - 50歲
戴醫生, 你好
請問如果由 Pat Pat 痺痛到去大腿至腳趾, 站立一段時間便有些痺軟, 而早上睡醒起床時痛, 是否肯定是坐骨神經痛? 是否去看骨科都沒作用, 只是靠服止痛藥和物理治療? 骨科的物理治療和你們的物理治療有什麼分別?
謝謝
戴鏗晉 醫生回覆
多謝您的查詢!
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引致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
坐骨神經是由腰椎開始,經臀部、大腿後側、膝關節的後方,一直延伸至小腿及足部。梨狀肌是臀部內的一組深層肌肉,坐骨神經在梨狀肌的正下方,若梨狀肌發炎或腫脹,受壓迫的坐骨神經令大腿有麻痛現象。要分辨是梨狀肌症候群還是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引致坐骨神經痛是源於臀部,所以梨狀肌症候群患者應覺得臀部痛遠大於腰痛、腳痛。
梨狀肌症候群並不能透過X光片或磁力共振檢查確診。醫生會透過詢問患者醫療病史(包括詢問患者的病徵)及理學檢查(包括請患者做一些動作來測試患者的靈活度及作出導致疼痛的動作和姿勢)來評估患者的狀況。
腰椎間盤突出引致的坐骨神經痛可透過X光作評估,需要確診便要依靠磁力共振檢查。
服食止痛藥及物理治療是醫學界認可安全的治療方法之一。骨科的物理治療為肌肉方面的舒緩治療,流程為由骨科醫生斷症,再轉介給物理治療師作治療跟進,但物理治療師不能為病患作診斷。脊醫的治療會針對患者的脊骨結構為治療方向,由於脊醫可為患者作診斷及斷症,每次患者進行治療過程時,能因應患者的治療進度,隨時改變治療方法及方向,以達到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另外,希望您明白 : 不同的脊醫、骨科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或會有所偏差。
現階段暫不建議做醫學影像,醫生問診及檢查非常重要,建議您找對此症有深厚認識的脊骨神經科醫生或骨科醫生再作評估及討論,確定病因才能定出治療方案。
祝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會員#18598 Will
長期腰背痛
病患者男 - 51歲
戴醫生你好,長期腰背痛,但x光照到腰骨冇問題,究竟乜嘢原因?有冇這樣的病例?
戴鏗晉 醫生回覆
多謝您的查詢!
由於未能問診及作臨床測試、檢查,也沒有您過往的病歷,在未能斷症下並不能告知閣下的腰背出現什麼問題。
既然曾經照過X光,那醫生有否跟閣下講解您的病因? 這一年內有否試過任何方式的治療方法? 病情在這一年內有否惡化 (如腰、腳出現麻痺感)?
脊醫一般會從X-Ray分析病人脊椎的結構,如從生理弧度、有没有錯位,來剖析痛症根源。當然,MRI更能準確得出有否椎間盤突出或腰背軟組織有否發炎及腫脹等。
但現階段暫不建議再做其他醫學影像,醫生問診及檢查非常重要,建議您盡快帶備X光找對此症有深厚認識的脊骨神經科醫生或骨科醫生再作評估及討論,確定病因才能定出治療方案。
祝您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會員#18077 Ca ca
背脊骨痛
我前幾年發現腰後面背脊骨有一節按下去係痛既
我冇理會,最近,心口後面既脊骨有一節按下去都痛,仲有接近頸脊骨都有一節係痛。請問我係出左咩問題?點解會咁嘅? 係咪需家啪骨整番正佢?
戴鏗晉 醫生回覆
多謝您的查詢!
由於未能問診及作臨床測試、檢查,也沒有您過往的病歷,在未能斷症下並不能告知閣下身體出現什麼問題。
況且,閣下的症狀並不明顯,亦沒有明顯病徵,建議閣下約見信任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作初步評估,由醫生問診、檢查,如有需要,相信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會轉介閣下作其他檢查或看其他專科。
祝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會員#17898 Eddie Wong
頭被肩部拉扯偏側
我家人 61歲,女士,四個月前覺得頭部經常被肩膊肌肉拉扯而偏側,感非常不適, 睇過西醫同照X-光,發覺骨骼正常,亦做過物理治療、 針灸、 推拿等,覺得效用不大 。之後轉看中醫,推斷為勞損,我服食幾劑中藥覺得療效不大而停止。
西醫亦曾經開過舒緩 情緒藥物,食後亦冇顯著效果。遂令到當事人身心非常困擾。 近日覺得頸部的拉扯情况變得嚴重, 導致肩膊微斜,躺下才舒服點。現唯有經朋友推介做針灸,但 效果亦不大 。
請問推算這原因為何?我之前經常練習寫書法的,常固定姿勢與病情有關係嗎?這會不會牽涉到脊髓神經問題或其他問題 ?敬請回覆建議。謝謝。
戴鏗晉 醫生回覆
謝謝您的查詢!
由於無法詢問患者詳細病況,例如:除了肩膊肌肉有拉扯感外,頸、手有没有不適 (痛、麻痺、無力)? 只能推算可能單純只是肌肉問題,也可能是頸椎問題。
經常練習寫書法,頭部及頸便需長期維持向前傾的動作,這動作日積月累便會令肌肉過份疲勞,引致肌肉長期處於繃緊狀態。初時患者只感到大肌肉(如肩背)繃緊,加上肌肉長期不夠休息,肌肉內積壓的乳酸及化學物質無法排走,肌肉最後慢慢纖維化。纖維化的肌肉非常僵硬,可使患者無法活動自如,肩、頸纖維化的肌肉可干擾頸椎附近的神經,令患者的病情出現雙重慢性痛症(肌肉痛及神經痛)。這便是由肌肉衍生的問題。
肩頸膊痛亦可能與頸椎有關。頸椎骨刺、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神經受壓)或頸椎神經孔收窄都可能是痛症的根源。X-Ray只可清楚反映頸椎的結構、有沒有骨刺,也能幫助排除患者是否因骨腫瘤、骨裂等而引起的肩頸膊痛。因不清楚您家人是否看了專科西醫,西醫可有處方放鬆肌肉的藥物? 物理治療又包括什麼治療項目?
脊醫一般會從X-Ray分析病人頸椎的結構,如從生理弧度、有没有錯位,來剖析痛症根源。當然,MRI更能準確得出有否椎間盤突出或肩膊軟組織有否發炎及腫脹等。近年有醫療機構引入動態超聲波技術,檢查患者的肌肉、軟組織,幫助確定痛症源頭。
現階段暫不建議再做其他醫學影像,醫生問診及檢查非常重要,建議您盡快帶備X光找對此症有深厚認識的脊骨神經科醫生、疼痛科醫生或骨科醫生再作評估及討論,確定病因才能定出治療方案。
祝您家人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戴鏗晉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