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歐陽國樑醫生答問
歐陽國樑醫生(男)
Dr. Au Yeung Kwok Leung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102
會員#28131 aaa231
是否需要睇精神科?
病患者男 - 37歲
你好歐陽國樑醫生,我2個月前左右患上前列腺炎,已經睇左泌尿專科,但食左幾個月抗生素後,仍然感覺不適,情緒經常焦慮,當有輕微痛感時就會形住形住不安 / 怕有劇痛出現,因曾經試過有劇痛發生,所以怕再有呢種感覺。有時候沒有痛感,都會有不安感,控制不到腦部諗法…
泌尿科已經覆診幾次,藥物都轉過3種不同抗生素,請問歐陽醫生是否需要轉睇精神科醫生?
謝謝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aaa231 你好,
身體問題跟情緒問題不難理解會互相影響,身體不適壓力會產生情緒,情緒會放大或直接產生身體症狀,只是考慮症狀表現去估算那部分是真正身體那部份來自情緒大都不準確。
你很明顯已產生情緒狀況,
1. 有一些未能處理或解釋的身體症狀
2. 焦慮情緒
3. 焦慮恐懼思想
去看精神科其實不是很大件事又或一定要事先確認甚麼才可以,先去取一些意見,問題來自情緒最後泌尿科幫不了,問題是泌尿科精神科幫不了,兩個問題要兩種處理方法不出奇,而且很可能互相幫助到。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9130 Kevin
燥鬱症
病患者男 - 55歲
在大約20歲開始,已有燥鬱症病徵(輕燥),大概半年至一年會交替燥和鬱。直至大約40歲時,抑鬱到在工作期間太辛苦要馬上辭職,當時去睇家庭醫生(該醫生有兼讀社區精神科證書)才知都是燥鬱症,(我爸爸媽媽和各兄弟姊妹都有不同的情緒病),當時服藥兩星期便好轉,好轉後會自己停藥,一兩年都會復發(抑鬱)而最近這次復發(抑鬱)至今大約兩年,未試過咁長抑鬱期!
這段期間(大約每個月)都有睇之前這個家庭醫生及服藥及調藥,至今仍然感覺生存無意義、怕見朋友、對原本有興趣的都不想做,感到絕望和每天都諗住點樣自殺⋯⋯
現時早上會服用:
Venlafaxine HCI Efexor XR 150mg (1粒)
#Domar Pinazepam 5 mg (1粒)
*Nikp-Amiodipine/ Valsarian 5mg/80mg (1粒)
*Alonet 50 Tab 50mg Atenolol teva (半粒)
*因為有血壓高
現時晚上會服用:
Mirtazapine 15mg (1粒)
# pms-Pregabalin 25mg Pharmascience Inc. (1粒)
#兩星期前加藥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Kevin 你好,
對不起,我看見你的藥不是用來醫燥鬱症,我只見你在用比較強效的抗抑鬱藥,如你真的有燥鬱症,甚至可以因單方面用抗抑鬱藥而引發燥狂或輕燥。
燥鬱症其實可算是改錯名稱而使大部分病人甚至醫生誤解,鬱是甚麼沒難度理解,燥是燥狂意思是過份開心高漲,暴躁還是歸抑鬱症狀,所以沒有過份高興不是燥鬱症。
證書或文憑不是專科醫生資格,燥鬱症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精神問題,個人認為不應該由家庭醫生跟進。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8990 Hoho
每天行路頭暈,可能是pppd姿勢性頭暈
病患者男 - 46歲
我每天行路都會頭暈,已經三年,本身三高有食藥,覺得係焦慮症加耳石症引發pppd , 做過頭CT同磁力共振關腦部沒什麼大礙,看耳鼻喉又說應該是內科問題?
上網看 每天早上一粒deanxit ,吃了幾天未有好轉,我應該看 腦科 還是 精神科?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Hoho 你好,
我是個精神科醫生,我不能夠從你簡短的資料就知道是那一個問題和怎樣醫好,但我有一半的個案也是類似的問題來求診,我們是這樣跟病人分析:
病的可能可以有很多很多,而且也有很多人將同一個問題用數以十個不用名稱來稱呼,去討論用那個標籤近乎沒意義。
去研究不同成因及處理就只有3 個可能: 1 身體問題 2 精神情緒問題 3 藥物副作用的問題
如你已經做了很多身體檢查,身體問題已經不是首選,藥物副作用也應該不難分辨出來,其實就已經得番一個可能,而精神情緒問題最常見的原因便是擔心身體有問題,很多人還不斷上網找自己是甚麼病而使壓力更大更多問題,見你的短短問題也跟我常見病人方向一致。
而証實也很簡單,當治療後快速改善便是最好的証明,與其浪費時間捱苦,不如當3個可能都存在,不要單單排除一個而且還是最大可能的那個。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8913 Lam
長新冠
病患者男 - 50歲
本人於上年12月頭中了Covid,之後都是發冷咳和頭痛,7日之後好了,不過12月23號開始突然個腦不停播歌完全無法停止它,甚至訓覺仍繼續播令我完全睡不到,想請問呢狀況係咪新冠後遺?
因為失眠所以醫生開左Diazapam 2mg比我,一般食1-2粒可以訓到,但想問呢個劑量如果長期食會唔會上癮或難戎斷?
Diazapam 屬於鎮靜劑定屬於安眠藥?
Diazapam可唔可以同安眠藥一齊服用?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Lam 你好,
過去一年多實在有很多病人在covid 後產生一些情緒及失眠反應,也有很多是完全沒有壓力原因,推斷真的有可能是受到病毒影響的後遺。
但好消息是大多數情況比一般臨床見的焦慮失眠輕微及容易處理,所以也不算嚴重,如被稱為"長新冠"好像叫得太嚴重些。
不過就算輕微易處理,拖著不理也會對生活做成一定困擾,如過了一段時間沒改善還是看醫生較好。
Diazepam是種安眠鎮靜藥,如作為安眠藥多為5-10mg, 作為鎮靜藥1-2mg, 短期不固定使用其實風險也不大,處理新冠後遣算是適宜,但當然也應由醫生教導清楚才會有最好效果,也要學懂何時要用何時不用,才不會因使用不當而醫不好或變成依賴。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8581 Steve Chan
耳石症後一年仍長期頭暈
醫生你好,我今年30歲男,去年年底有次起床突然天旋地轉暈眩,去耳鼻喉科確認是耳石症復位後沒再暈眩,但昏昏沉沉的頭暈症狀一直沒有消失,反覆到現在已持續了一年,非常痛苦及折磨。
期間我有做過各種檢查,已排除了腦腫瘤及頸部的原因,耳鼻喉科再看了幾次也沒有發現。
因為我以前是上三班輪替的工作,經常睡眠不足,會不會是自律神經的問題導致的呢?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Steve Chan 你好,
差不多每一個身體反應也可考慮為 1. 身體問題 2. 情緒心理問題 3. 藥物副作用
你我頭暈如果很多醫生已証明不是1.身體問題,也找不到3.藥物副作用,就只有餘下的是2.情緒心理問題
其實同類問題差不多佔我們精神科一半的求診個案,比你想像中常見太多,而且你也不用擔心浪費時間,因為有些藥物是可以近乎即時分辨出來,而如果使用後有明顯控制效果,答案就更清楚。
很多個案會誤會他們沒有明顯情緒,但不代表身體反應不可以來自情緒壓力,有些個案會誤會沒有明顯外在壓力便不應該有情緒,但只是頭暈本身便己是一個明顯壓力。
病人其實不需要自己先行決定甚麼病,怎樣治療才去看醫生,還是由專業人仕給你一個清楚答案吧。
歐陽國樑 醫生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歐陽國樑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