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19407 ] Mok
抑鬱症?焦慮症?
病患者女 - 52歲
醫生你好!
我媽媽幾年前開始患上情緒病。一開始唔敢出街,連落街買餸都唔得。就算有人陪伴都不敢。之後去睇普通科醫生,醫生開了藥比佢食,稍有成效,慢慢可以出街,但去的地方只限附近。如果有家人陪伴就可以去更遠及未去過的地方。聽她講,她不能自己出遠門係因為會有突如其來的驚慌感。
她睡眠質素頗差,半夜易紮醒及訓醒好似無訓過咁樣。
呢幾年她靠普通科醫生開給她的藥物治療,每個月配30粒藥,但沒有consultation。病情維持但無改善, 家人想知會唔會有其他方法醫治。
請問可以點做?
醫生你好!
我媽媽幾年前開始患上情緒病。一開始唔敢出街,連落街買餸都唔得。就算有人陪伴都不敢。之後去睇普通科醫生,醫生開了藥比佢食,稍有成效,慢慢可以出街,但去的地方只限附近。如果有家人陪伴就可以去更遠及未去過的地方。聽她講,她不能自己出遠門係因為會有突如其來的驚慌感。
她睡眠質素頗差,半夜易紮醒及訓醒好似無訓過咁樣。
呢幾年她靠普通科醫生開給她的藥物治療,每個月配30粒藥,但沒有consultation。病情維持但無改善, 家人想知會唔會有其他方法醫治。
請問可以點做?
歐陽國樑醫生回覆: [ 5/29/2018 ]
Mok 你好,
媽媽的情況看最初是一般的焦慮驚恐問題,這類問題其實很常見,普通科醫生也能作出診段,治療方面最重要是控制好身體症狀,所以早期以藥物為主,而藥物也主要是抗抑鬱類或鎮靜藥兩類型。
所以診斷和選擇藥物問題難度不大,普通科醫生也有時會嘗試作出治療,如問題簡單,一般半年內已可斷尾。
難度其在於根據病人的情況及反應,在適當時對藥物使用方法作出最合適的調整,發揮最佳效果同減少副作用的機會,亦同時給予病人最有用的心理意見,才有機會最快最安全用最少藥物去根治情緒疾病,這方面普通科和專科一定有很大分別。
而配藥只適宜病情穩定,沒副作用病人短期使用,病人最少每幾個月要見醫生才能知病情可否更改善或可否減藥,否則和病人自己醫自己沒分別,只是浪費時間金錢。
看你說媽媽的情況並不算嚴重,用藥也那麼輕微,未能斷尾只是治療不適合。
歐陽國樑 醫生
媽媽的情況看最初是一般的焦慮驚恐問題,這類問題其實很常見,普通科醫生也能作出診段,治療方面最重要是控制好身體症狀,所以早期以藥物為主,而藥物也主要是抗抑鬱類或鎮靜藥兩類型。
所以診斷和選擇藥物問題難度不大,普通科醫生也有時會嘗試作出治療,如問題簡單,一般半年內已可斷尾。
難度其在於根據病人的情況及反應,在適當時對藥物使用方法作出最合適的調整,發揮最佳效果同減少副作用的機會,亦同時給予病人最有用的心理意見,才有機會最快最安全用最少藥物去根治情緒疾病,這方面普通科和專科一定有很大分別。
而配藥只適宜病情穩定,沒副作用病人短期使用,病人最少每幾個月要見醫生才能知病情可否更改善或可否減藥,否則和病人自己醫自己沒分別,只是浪費時間金錢。
看你說媽媽的情況並不算嚴重,用藥也那麼輕微,未能斷尾只是治療不適合。
歐陽國樑 醫生
y.w.c : 減藥
病患者女 - 44歲 歐陽医生, 本人女,44歲,自22歲起食抗精神病藥,多次請求医生減藥不果,在.......CL : 抗抑鬱藥停藥
病患者女 - 27歲 係大約半年前開始睇精神科醫生 醫生初頭開左cipram, nortriptylin.......Martin Chan : Quetiapine 25 mg 是否適用於失眠及其副作用適用於失眠及其副作用
歐陽醫生: 你好,我叫陳太,56歲,本人患失眠六年以上,多年來看了中醫及西醫,但成效不大。上星期轉了另一精神.......Dicky Ng : 有關配藥問題
病患者男 - 51歲 歐陽醫生您好,我叫Dicky! 我因精神焦慮看精神科醫生已有多年, 直至近.......Ida Leung : 自律神經失調
病患者男 - 53歲 醫生你好,家人兩年前做完打腎石手術後開始頭暈,開始時懷疑是耳水不平衡和耳石移位,看.......Ken : 心臟病與焦慮症
病患者男 - 30歲 本人是心臟病患者 自2年前開始長期肩頸背痛 頭痛 頭昏 難集中精神 心律不正。本.......Charles : 焦慮
病患者男 - 49歲 我想知道我是不是有精神上的問題,最近覺得很焦慮,一直覺得自己有生病,體溫高一點,喉.......ken : 停藥康復的可能?
我約十年前經常覺得身體不適所以求醫,而且顯得十分恐懼,但多數檢查後都發現功能正常 因此醫生診斷我有精神問.......Ksoton : 手術後失去部份記憶力
醫生您好:我已約本週六(25號)與爸看你。我爸(約80歲)在大約一個月前做了一個需全身麻醉的手術。最近我們發現.......KENC : 病症問題
病患者男 - 27歲 醫生,您好! 經常感到思想好混亂,思想非常活躍,極度難以集中精神,有時睇文章....... 發出提問使用細則
致歐陽國樑醫生 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