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美玲醫生
Dr Lam, May Mei Ling
註冊專科:
[ 精神科 ]
[ 精神科 ]
Tel:
21518009
21518009
地址:
中環都爹利街6號印刷行402室
中環都爹利街6號印刷行402室
專業資格: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5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2000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2004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2004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1995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2000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2004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2004
提供醫療程序及手術:
其他資料:


# 40779
Ms W 報告:
7/5/2025 10:08:43 AM
• 診症日期 : 2025年5月--
• 求診目的 : 專科治療 焦慮症
• 診金收費 : ~ $ 5000
• 輪候時間 : 需預約等候頗長
• 光顧經驗 :其他網絡途徑
總評 1.6

專業態度 :
1

對症下藥 :
2

診金合理 :
2

經歷詳述:
求診者是我的84歲的母親,看這個醫生已有13年,最初候診時間約個半至兩個鐘,近數年候診時間加埋配藥時間接近四至五小時,每次候診等候都令媽媽非常勞累,媽媽年紀老邁,加上疫情,後改在家中視頻應診,但也需要媽媽在家中等三至四個鐘才可以視像約見,雖然是在家候診,但這幾小時的等侯,媽媽會感到坐立不安,連去洗手間都要快快地去,怕錯過了醫生约見的時間,對老人家實在是辛苦的。由於媽媽焦慮情況嚴重,小小改變也會牽動情緒,故多年來病情穩定一點,也不想轉醫生,故只默默忍受,但在最近一次醫生竟然忘記媽媽的應診約見,由三點鐘的約見等至七時,老人家都未收到醫生的約見視像,爸爸用whatsapp催促,護士只叫他们繼續等候,年老的父母只能在家中呆等,到第二天我再代媽媽跟進(因不是一齊居住),收到的回覆是護士忘記了通知醫生,遺漏了媽媽這個約見病人,醫生的解釋實在很不合邏輯,因已多次透過whatsapp告知護士,所以實在十分無奈、困惑兼憤怒。
平日視像約見都只是約五分鐘便約見完,媽媽反映,感覺醫生應診時會做其他事務,如執地下的東西,感覺不大專心,但因為已看了這麼耐,便不再特意改醫生了,只因為上次醫生爽約事件,同時每次等候太耐都令双親的感覺很不好,只好轉其他醫生再看,才發現原來現在看精神科醫生,是有準確的約見時間,極其量只需等五至十分鐘便可以看診,甚至是準時便可以應診,不存在需要等接近四個鐘頭才可以見到醫生的情況,這對老人家來說實在太過勞累,也對她的情緒健康十分不理想。知道這位醫生有很多病人求診,也是一件為她可喜的事,但希望對舊症的病人也多一點憐恤和體諒,在編配約見時間時多加留意,是對情緒病患者一個最大的尊重和照顧,謝謝!
簡評:
個人觀感- 態度有失、醫德有損
經歷過程- 求診病人實在太多,等候需時
推介意見- 本人絕對不會再作光顧
求診者是我的84歲的母親,看這個醫生已有13年,最初候診時間約個半至兩個鐘,近數年候診時間加埋配藥時間接近四至五小時,每次候診等候都令媽媽非常勞累,媽媽年紀老邁,加上疫情,後改在家中視頻應診,但也需要媽媽在家中等三至四個鐘才可以視像約見,雖然是在家候診,但這幾小時的等侯,媽媽會感到坐立不安,連去洗手間都要快快地去,怕錯過了醫生约見的時間,對老人家實在是辛苦的。由於媽媽焦慮情況嚴重,小小改變也會牽動情緒,故多年來病情穩定一點,也不想轉醫生,故只默默忍受,但在最近一次醫生竟然忘記媽媽的應診約見,由三點鐘的約見等至七時,老人家都未收到醫生的約見視像,爸爸用whatsapp催促,護士只叫他们繼續等候,年老的父母只能在家中呆等,到第二天我再代媽媽跟進(因不是一齊居住),收到的回覆是護士忘記了通知醫生,遺漏了媽媽這個約見病人,醫生的解釋實在很不合邏輯,因已多次透過whatsapp告知護士,所以實在十分無奈、困惑兼憤怒。
平日視像約見都只是約五分鐘便約見完,媽媽反映,感覺醫生應診時會做其他事務,如執地下的東西,感覺不大專心,但因為已看了這麼耐,便不再特意改醫生了,只因為上次醫生爽約事件,同時每次等候太耐都令双親的感覺很不好,只好轉其他醫生再看,才發現原來現在看精神科醫生,是有準確的約見時間,極其量只需等五至十分鐘便可以看診,甚至是準時便可以應診,不存在需要等接近四個鐘頭才可以見到醫生的情況,這對老人家來說實在太過勞累,也對她的情緒健康十分不理想。知道這位醫生有很多病人求診,也是一件為她可喜的事,但希望對舊症的病人也多一點憐恤和體諒,在編配約見時間時多加留意,是對情緒病患者一個最大的尊重和照顧,謝謝!
簡評:
個人觀感- 態度有失、醫德有損
經歷過程- 求診病人實在太多,等候需時
推介意見- 本人絕對不會再作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