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青衣中學內地交流團後爆發諾如病毒疫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5年3月23日
2025年3月23日,香港青衣區一間中學的多名學生在參加內地交流團後,出現腸胃炎症狀,部分學生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隨即展開調查,以確定此次疫情的可能源頭。
據報導,這所學校的135名師生於3月20日前往廣東省肇慶參加為期三天的交流活動。於3月21日至22日,20名學生和一名教師開始出現諾如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和發燒。18名患者曾在當地就醫,目前情況穩定且已出院,其中八人確認感染諾如病毒。
防護中心的初步調查顯示,所有受影響人士在此次交流活動中僅共同進食了團餐,並無進食其他食物。該校近期並未有急性腸胃炎的其他爆發案例。儘管如此,調查人員仍在分析發病時間,以排除污染食物的可能性。
防護中心已將調查資料通報給廣東省衛生當局,並獲悉內地也已展開相關調查。為了應對疫情,防護中心已向受影響學校提供急性腸胃炎的傳播、預防和控制建議,並將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安排患者收集糞便樣本進行檢測。
此外,防護中心提醒市民,自去年12月底以來,香港的急性腸胃炎活躍程度持續上升,尤其是由諾如病毒引致的爆發個案。當局呼籲市民在外遊時提高警覺,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以減少感染風險。
此次事件再次凸顯了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市民應保持警覺,確保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手術進行期間手術室漏水事件引發關注
衞生署
2025年3月23日
2025年3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一間手術室在手術進行期間發生漏水事件,這一情況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根據衞生署的回應,事件發生在本月10日,當時醫院為一名病人進行眼科手術,手術進行至結束階段時,手術床尾部的天花板開始漏水。
事件發生後,醫院職員迅速採取行動,使用布料止住漏水並用無菌手術鋪巾遮蓋病人的頭部及相關儀器,手術最終按計劃完成。至今,病人情況穩定,並未出現任何併發症。
為了確保病人安全,醫院隨即暫停使用受影響的手術室,並對漏水源頭展開維修工作。衞生署同時表示,將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監察該醫院的情況,並要求醫院提交調查報告,以評估事件的影響及醫院所採取的後續措施。
雖然此事件並不屬於《私家醫院實務守則》中須呈報的事項,衞生署仍以審慎態度處理,並將進一步跟進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此事件再次引發了對私家醫院安全標準的討論,社會各界對病人安全的保障寄予高度關注。衞生署的後續評估和醫院的改進措施將成為未來的焦點。
中大研究發現潛在的廣譜抗病毒靶點
香港中文大學
2025年3月21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潛在的廣譜抗病毒靶點,這一發現可能對未來抗病毒療法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該研究由中大生物醫學科學系的團隊進行,並已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
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病毒在感染過程中會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特定蛋白質進行增殖,這些蛋白質的變化為抗病毒藥物的開發提供了新的靶點。團隊的研究顯示,通過靶向這些宿主蛋白,可以有效抑制多種病毒的增殖,包括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等。
中大生物醫學科學系的教授表示,這一發現不僅增進了我們對病毒感染機制的理解,還為設計廣譜抗病毒藥物提供了新的方向。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影響,開發新的抗病毒治療方案變得尤為迫切。
目前,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索這些靶點的機制,並進行臨床前的藥物開發研究。這一創新研究不僅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開辟了新的道路,也有望提高對抗未來潛在疫情的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項研究或將成為全球抗病毒戰爭中的重要一環,為公共健康保障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香港慢病共治計劃擴展血脂檢查服務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5年3月20日
醫務衛生局宣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將於下周五起擴展服務,新增血脂檢查項目。這項措施旨在提高市民對健康管理的關注,特別是針對未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45歲或以上居民。
此外,從下月15日起,全港將增設超過20個服務點,為合適地區的康健中心和康健站會員提供專屬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參加慢病共治計劃的居民,若被診斷出高血脂,第一年可享有最多四次資助診症,而在第二年起則可每年享有最多兩次的資助診症。
自計劃推出以來,已有超過十萬名市民參加,截至本月12日,約62,700人已完成篩查,其中接近四成的參加者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並已開始接受治療。
計劃還將加強足病診療服務,專屬護士診所將為有需要的會員提供初步膝部骨關節炎及背痛評估、飲食建議和輔導等服務。這些改進顯示政府對慢性疾病的重視,並致力於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支援。
專家指出,隨著慢性疾病病例的上升,這些服務的增設將有助於改善市民的整體健康狀況,並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市民被鼓勵積極參與這些計劃,以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識和管理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推出首個AI血壓管理系統「文元智能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
2025年3月19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近日宣布,成功研發出一款名為「文元智能醫生」(Personalised AI Doctor—Dr. PAI)的AI血壓管理系統,這是全球首個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深度求索(DeepSeek)技術的可穿戴設備。該系統旨在全天候監測健康狀況,提供精準的血壓和心率數據,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由中大電子工程學系的張元亭教授領導,並與香港醫學工程研究院、中國高血壓聯盟以及廣東醫科大學合作開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高血壓患者數量已達13億,且持續增加,這使得高血壓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文元智能醫生」的可穿戴設備可24小時監測血壓和心率變化,並利用多種數據進行AI綜合分析,提供比傳統監測儀更為準確和持續的數據支持。張教授指出,這套系統不僅能進行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還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模擬真實醫生與患者的對話,分析長期溝通紀錄,從而提供更可靠的診斷建議。
目前,「文元智能醫生」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預計將於2025年年底正式推出。張教授表示,這一開源系統模型可以在低計算量的設備上運行,使得偏遠地區的居民也能免費使用,推動健康服務的公平普及性,並有助於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這項創新技術的推出,將為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管理帶來重大突破,為全球健康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