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香港理工大學推動醫工結合與人工智能 引領新一代醫療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
2025年4月28日
2025年4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展示了其在「醫工結合」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這些創新技術有望提升香港及大灣區的醫療服務質素與效率。
在此次發佈會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以病人福祉為中心,致力於推動醫療科技創新,並計劃籌辦香港第三所醫學院,培育具臨床醫療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活動中,理大介紹了四個重點科研項目,包括:
人工智能肺部放射治療輔助系統:此系統能自動分析患者的電腦掃描影像,生成肺部功能影像,並設計個人化的放射治療計劃,以降低放射損傷,提高患者術後生活質量。
非侵入性眼科診斷技術:該技術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僅需普通眼底照片即可生成高精度血管造影影像,診斷靈敏度達96.2%,顯著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篩查與診斷。
踝關節復康機械人:此機械人能提供全面的踝關節復康訓練,特別適合中風患者的居家復康,幫助他們恢復運動功能。
超微細光纖傳感器:這一創新技術提升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精準度,能即時監測手術過程中的接觸力度,降低組織損傷風險。
理大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研究表現卓越,近期獲得多項研究資助,並持續吸引全球優秀研究學者加盟。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有助於提升醫療質量,還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理大將繼續在醫工結合與人工智能領域深入研究,期待未來更多的突破與應用。
香港中文大學揭示亨廷頓舞蹈症新疾病機制 指引新治療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
2025年4月28日
2025年4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其研究團隊發現了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的一種全新疾病機制,這一發現有望為治療此遺傳性神經退行性疾病開辟新的方向。
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由亨廷頓基因突變引起的致命疾病,影響患者的運動、認知和心理健康。中大研究小組在探索此疾病的病理過程中,發現特定的細胞信號通路對於病變的進展具有重要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這一新機制可能與神經細胞的凋亡以及神經炎症過程密切相關。
研究團隊的領導者表示,這一發現不僅有助於深化對亨廷頓舞蹈症的理解,還可能促進針對該疾病的新療法的開發。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知名學術期刊上,並受到廣泛關注。
該團隊的研究還指出,通過調控這一新機制,有望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未來,研究人員將進一步驗證這一機制的具體作用,並探索可能的治療策略。
亨廷頓舞蹈症目前尚無治愈方法,主要依賴於對症治療。中大的這一發現為亨廷頓舞蹈症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希望,並可能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這項研究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的支持,未來將持續關注亨廷頓舞蹈症的科學研究進展,以期為患者帶來福音。
香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衞生署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5年4月25日
2025年4月25日,香港衞生署的衞生防護中心(中心)發佈最新消息,指出本港2019冠狀病毒病(新冠)的活躍程度在過去幾周持續上升,並預計在未來數周將進一步攀升。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盡快接種初始劑次新冠疫苗,以及高風險人士應適時接種加強劑,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根據最新監測數據,截至4月19日的一周,污水監測新冠病毒含量和檢測陽性率均有明顯上升,呼吸道樣本對新冠病毒的陽性檢測比率從三月中旬的1.71%上升至8.21%,創下近半年以來的新高。徐樂堅醫生指出,人均新冠病毒含量達每公升約440,000拷貝,相較於四周前的260,000拷貝顯著上升。
在過去四周,中心共記錄40宗與新冠相關的嚴重個案,包括10宗死亡個案。大部分患者為65歲以上的長者,其中超過90%在過去六個月內未接種新冠疫苗。徐醫生強調,高風險人士定期接種新冠疫苗的加強劑,有助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因應新冠疫情的最新變化,醫院管理局已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增加的服務需求。醫管局已啟動特別措施,以應對復活節長假期及即將來臨的勞動節假期,並在急症室和內科部門增加人手,縮短病人等待時間。
除了接種疫苗,市民還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佩戴口罩、勤洗手,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衞生防護中心將持續監測疫情發展,並向市民提供最新資訊與建議。
港大醫學院開發新研究顯示單次口服瑪巴洛沙韋可降低家庭流感傳播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5年4月24日
2025年4月24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聯合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重要研究,證實單次口服瑪巴洛沙韋能顯著降低家庭內的流感傳播率,這一成果標誌著流感管理方面的重大進展。
這項名為「CENTERSTONE」的臨床試驗於2019年至2024年期間進行,涉及15個國家,共招募1,457名確診流感患者及2,681名家庭接觸者。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瑪巴洛沙韋的患者能使未接受治療的家庭成員感染流感的機率降低32%。
研究的主要發現還包括:
症狀性流感減少:服用瑪巴洛沙韋後,家庭接觸者出現流感症狀的比率為5.8%,低於安慰劑組的7.6%。
病毒載量快速減少:瑪巴洛沙韋能更快減少源頭病人的病毒載量,三天內的平均降低幅度為2.22 log₁₀ TCID₅₀/mL,相較於安慰劑組的1.85 log₁₀ TCID₅₀/mL。
安全性:未發現新的安全性問題,接受瑪巴洛沙韋的患者中有4.6%出現不良事件,而安慰劑組為7%。
共同作者、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施玉榮教授指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瑪巴洛沙韋不僅能有效治療流感,還能有效減少流感病毒在社區中的傳播,這一雙重效益將改變我們對季節性流感及未來流感大流行的應對方式。
這項研究強調了抗病毒藥物與疫苗接種的互補作用,特別是在疫苗尚未可用或無法接種的情況下,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尤為重要。
CENTERSTONE試驗由羅氏和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共同資助,研究成果已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將為流感防治提供新的科學依據。
【精神科專科】蔡頌怡醫生執業地址更新告示
精神科專科 - 蔡頌怡醫生
2025年4月23日
醫務資料更新告示
蔡頌怡醫生〈精神科專科〉
相關之執業地址已更新為:
晉言醫務中心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3號萬邦行1512室
聯絡電話:25218899
( 已完成 Seedoctor 醫務資料認證程序 update:Apirl 2025 )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