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4年11月12日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天(十一月十二日)宣布,正調查一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並呼籲市民提高個人及食物衛生意識,以防腸道感染。
此次個案涉及一名一歲的女童,該名女童在十月二十八日起出現腹瀉症狀,並於十月三十一日被送往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就診。經檢測,她的糞便樣本確診含有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目前病情穩定,無需入院。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病人在潛伏期內並沒有外遊,且其家人提供的資料指出,她並未進食高風險食物如生肉或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目前,病人的同住家人尚未出現病徵,衞生防護中心正密切跟進他們的健康情況。
衞生防護中心的發言人表示,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的細菌,雖然大多數菌株無害,但某些菌株如O157:H7型則能產生強烈毒素,導致嚴重的食物傳播疾病。
為預防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中心提醒市民遵循以下食物安全五要點:精明選擇、安全原材料、保持清潔、分開生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保持安全存放溫度。此外,處理食物前後應勤洗手,並避免食用未經消毒的牛奶及未煮熟的食物。
發言人強調,若出現如出血性腹瀉等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症狀,應立即就醫。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的專頁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長者明起可報名參加免費口腔檢查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11月11日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醫務衞生局和香港牙醫學會合辦健齒樂頤年活動,為750名長者提供一次免費口腔檢查,明天開始接受報名。
750個名額會以抽籤形式分配,60歲或以上人士明日至星期四可前往全港18區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索取並遞交表格。中籤者將獲香港牙醫學會配對牙醫,今年12月至明年3月接受口腔檢查。
參加者可在11月26日至12月21日前往遞交表格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查看結果,相關牙醫或牙科診所也會致電中籤者,通知檢查的日期和時間。
香港牙醫學會召集過百名香港註冊牙醫參與今次活動,義務為750名60歲或以上人士提供一次免費口腔檢查和口腔健康諮詢,以及按臨床診斷提供X光檢查服務,鼓勵長者建立定期檢查口腔的習慣。
查詢可致電香港牙醫學會熱線2262 3902。
跨境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下月啟動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10月31日
香港政府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宣布,預計在下月啟動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這項計劃旨在提供更安全、及時和便捷的病人轉運服務,特別針對有特定臨床需求的病人。
今天,特區政府與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進行了第二次演練,模擬救護車跨境載送病人的情況。演練運作順利,顯示出跨境救護車的運作流程已日趨成熟。參與演練的深圳救護車已獲得粵港兩地的跨境救護車配額,能夠在持有「兩地牌」的情況下往返於香港和深圳。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演練後表示,三地政府已確定跨境救護車的運送機制和流程,並對試行計劃的啟動充滿信心。計劃的首階段將實行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或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載送病人至香港指定公立醫院的安排。
盧寵茂強調,安全是安排的首要考量,並指出所有派送醫院和接收醫院必須事先達成協議,以確保病人的臨床需要和安全。此外,計劃亦設有機制以防止濫用並確保跨境安全。
他感謝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國家海關總署等部門的支持,為跨境救護車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指導和協助。政府將持續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確保各項規則和標準的銜接,以促進跨境醫療服務的發展。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腸病毒71型嚴重個案及手足口病爆發
衞生防護中心
2024年10月31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月三十一日)發表公告,正在調查一宗腸病毒71型感染的嚴重個案,以及一宗與之有流行病學關連的手足口病爆發。
此次嚴重個案涉及一名12日大的女嬰,自十月二十五日起出現發燒,並於當日被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接受治療。經化驗確認,她對腸病毒71型呈陽性反應,並被診斷為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腦膜炎。該名嬰兒目前情況穩定。
調查顯示,該嬰兒在潛伏期內未曾外遊,其18個月大的哥哥及父親分別於十月十八日及二十二日出現手足口病症狀,現已康復。其他家居接觸者目前並無出現症狀。衞生防護中心已為有病徵的家居接觸者安排化驗。
此外,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病人的哥哥所參加的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恩樂園幼兒照顧服務中心近日出現手足口病爆發,初步資料顯示共涉及六名幼童。所有幼童在十月十八日至二十六日期間出現病徵,經求醫後情況穩定,無需入院。
為防止疫情擴散,衞生防護中心建議該幼兒中心暫停服務14天,並將進行徹底清潔消毒。調查人員已實地視察該中心,了解其消毒及感染控制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重申,腸病毒71型是引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為有效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至關重要。
目前,本地手足口病的活躍程度處於高水平,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特別是幼童的家長,應加強注意健康情況,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減少感染風險。
詳情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的相關專頁,並定期關注《腸病毒透視》報告以獲取最新信息。
香港大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控制可降低結直腸癌及肝癌風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4年10月30日
香港大學今日(十月三十日)公布一項重要研究,顯示糖尿病的有效控制能顯著降低結直腸癌及肝癌的風險。該研究由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進行,涉及超過十萬名參與者,結果顯示血糖管理不佳與這兩種癌症的發生率有著密切的關聯。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能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結直腸癌風險可減少約30%。同時,肝癌的風險也會隨著糖尿病控制的改善而降低。研究團隊認為,這一發現強調了糖尿病管理在預防癌症方面的重要性。
研究負責人表示,這項成果不僅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健康管理方向,也為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他們呼籲醫療界重視糖尿病的早期診斷與控制,以期減少相關癌症的發病率。
香港大學醫學院將繼續進行相關研究,期望能進一步探討糖尿病與其他癌症之間的關係,並推動更有效的預防策略。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