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麻疹個案並呼籲接種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
2024年11月14日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十一月十四日)宣布,正在調查一宗麻疹個案,並重申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非本港出生的市民,因可能未在童年接種麻疹疫苗,應特別留意自己的疫苗接種紀錄。
此次個案涉及一名22歲的女性,該名病人在十一月八日出現發燒、流鼻水和結膜炎,並於十一月十日開始出疹。她於十一月十二日到香港城市大學診所求醫,隨後被轉介至明愛醫院急症室入院接受隔離治療。經檢測後,病人的呼吸道樣本確認對麻疹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病情穩定,目前仍在醫院觀察。
根據病人提供的資訊,她為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出生於外地,並不確定在原居國是否接種過麻疹疫苗。病人在潛伏期的大部分時間均在香港,並曾在九龍塘校園上課。衞生防護中心已開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與相關學校及醫療機構保持緊密聯繫,追蹤可能的接觸者。
發言人表示,全球麻疹病例數量因疫情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報告超過30萬宗麻疹個案,增加約八成。特別是在西太平洋區,麻疹病例更是激增,當中包括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持續傳播。
衞生防護中心重申,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並提醒家長及市民及早為子女安排疫苗接種,以確保免疫力。對於未完成接種的個體,尤其是外傭、大專院校學生及海陸空口岸的工作人員,應接種兩劑麻疹疫苗。
此外,若市民計劃前往麻疹高發地區,應提前檢查疫苗接種紀錄,並在出發前至少兩星期諮詢醫生。發言人強調,麻疹的潛伏期為七至21日,病徵包括發燒、紅疹、咳嗽等,出現症狀後應立即就醫。
市民如欲了解更多有關麻疹的資訊,可瀏覽衞生防護中心專頁,並參考旅遊健康服務網以獲取最新疫情消息。
峰力推出全球首部AI雙晶片智能助聽器
峰力香港聽覺中心
2024年11月14日
峰力香港聽覺中心(2024年11月14日)宣布推出全球首部配備專屬AI雙晶片的智能助聽器——Audeo Sphere Infinio,這款革命性產品旨在徹底改變聽障人士的生活,並提升他們的聆聽體驗。
Audeo Sphere Infinio採用先進的雙重AI技術,內置DEEPSONICTM和ERATM晶片,能夠自動學習並調整音質,顯著提高使用者的聽音質量。這款助聽器不僅能大幅降噪,還能在不同的聲學環境中無縫過渡,使使用者能夠享受清晰無雜音的聆聽體驗,無需手動調整。
根據峰力香港董事長甘炳基的說法,這一創新技術不僅是助聽器領域的一次技術突破,更為聽障人士提供了一個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自在歐美市場推出以來,Audeo Sphere Infinio已售出逾150萬部,顯示出其卓越的市場反應和需求。
在研發過程中,峰力匯入了2200萬個聲學樣本,涵蓋不同性別、年齡及背景噪音等,進行深度學習,讓AI能夠準確處理環境聲音。這一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了在嘈雜環境中的語音清晰度,減少了聽力疲勞。
此外,Audeo Sphere Infinio具備自動場景偵測功能,利用深度神經網絡算法,能夠即時分析並調整周圍的聲音環境,提供最佳音質,讓使用者在各種場合中都能聽得清楚。
這款助聽器的設計也考慮到使用者的舒適度,微型開放式設計促進耳朵通風,減少佩戴不適感,並保留耳朵的自然聲音接收能力,使聆聽體驗更加自然。
甘炳基表示,聽力障礙不僅是老年人的問題,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面臨聽力問題,及早使用助聽器能改善生活質素和社交活動。他強調,峰力香港將為Audeo Sphere Infinio的用戶提供3至4年的售後保養服務,確保使用者的助聽器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峰力香港聽覺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聽障人士提供專業服務,並引入尖端技術以改善他們的生活。Audeo Sphere Infinio的推出,標誌著助聽器技術的一次重大進步,預示著未來助聽設備的發展方向。
如需更多信息,請聯絡峰力香港聽覺中心,查詢熱線:2311 2828或6187 9505(WhatsApp)。
增設新一代分子過敏原檢測服務
港安醫院
2024年11月14日
香港港安醫院致力提供全面及先進專業的技術,承諾為本地及中國內地各地有需要的病人及其醫生,提供快捷準確的優質化驗服務。
最近引入了新一代分子過敏原檢測服務,服務基於全球專利的分子致敏原微陣列納米技術。只需微量血液(100 uL),,便能一次檢測多達300種氣傳及食物致敏原,涵蓋歐洲、東南亞、中國大陸及香港常見的致敏原及分子組分,讓醫生為病人快速建立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幫助醫生找出過敏症狀的根源。基於檢測結果,中心將提供詳細解釋交叉反應的綜合報告。
適用於大部分有過敏症症狀人士﹕
📌包括過敏性鼻炎、鼻塞、流鼻水、氣喘、濕疹、蕁麻疹等
📌涵蓋市場上最多的過敏原(多達300種),讓醫生快速建立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提供更全面的過敏報告(含AI智能分析系統)
📌報告包括總免疫球蛋白E(Total IgE) 定量 ,可反映整體過敏程度
📌醫生或專業人員為患者講解報告,提供專業可靠的報告解讀
📌源於奧地利,建基於全球專利的分子致敏原微陣列納米技術,並獲歐洲CE mark認證,符合歐盟地區對內銷及出口醫療診斷產品的嚴格要求
港大研究:EB病毒與鼻咽癌風險相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4年11月13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指出特定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變異體與鼻咽癌之間存在顯著關聯。這項研究為南中國地區普遍存在的鼻咽癌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鼻咽癌在南中國地區的發病率高出世界非流行區域至少20倍,尤其在廣東和香港等地被稱為「廣東癌症」。研究發現,約七成的鼻咽癌患者攜有高危EB病毒單體型,而在健康人群中僅有三成。
研究團隊利用來自香港和廣東的279名鼻咽癌患者及227名健康人的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綜合分析。結果顯示,高危EB病毒的存在可能會提高個人患鼻咽癌的風險。因此,深入了解EB病毒在鼻咽癌發病機制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首席研究員蔣國誠教授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高危EB病毒譜系的特徵,還為將來在香港及南中國開發針對性的篩查和診斷測試奠定了基礎。教授強調,早期檢測將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並減少治療帶來的長期副作用。
這項研究得到了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醫療衛生研究基金的資助,並獲得鼻咽癌組織庫的支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病原體 PLoS》期刊,未來將對鼻咽癌的篩查和診斷方法產生深遠影響。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疑似肉毒中毒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4年11月12日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十一月十二日)宣布,正在調查一宗疑似因在內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出現肉毒中毒的個案,並重申市民應由註冊醫生進行此類注射。
這宗個案涉及一名38歲的女性病人。根據病人提供的資料,她於十月二十七日在東莞一處所接受了肉毒桿菌毒素的注射,但未能確認施針人員的專業資格。自十月二十九日起,她出現四肢乏力、吞嚥困難和眼瞼下垂等症狀。病人於十一月三日到東莞醫院就診,隨後入院接受治療。由於症狀持續,她在十一月八日轉院至北區醫院,目前仍在留院,情況穩定,臨床診斷懷疑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衞生防護中心已將該個案通報給內地有關當局,並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言人強調,肉毒桿菌毒素的注射應由本地註冊醫生執行,消費者應詳盡了解醫生的專業資格,並查詢相關資料。
肉毒桿菌毒素的中毒症狀可能包括眼瞼下垂、重影、聲音沙啞、甚至吞嚥及呼吸困難,這些症狀可能在注射後數小時至數星期內出現。衞生署呼籲市民在考慮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前,應仔細了解程序詳情及潛在的風險,並避免使用來源不明的針劑。
市民如有不適,應立即尋求合資格醫護人員的協助。相關資訊可在衞生署的專頁中查閱。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