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科大與英美頂尖醫學院合作 推動籌建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
2025年2月17日
2025年2月17日,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宣布與倫敦帝國學院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展開合作,計劃籌建香港第三間醫學院。此舉旨在滿足本地醫療需求,提升醫學教育與臨床培訓的質量。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這項合作不僅能夠吸引全球人才,還將推動醫學教育的創新。倫敦帝國學院將提供顧問支持,協助制定醫學院的發展藍圖,包括基礎設施需求和課程開發等方面。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則將在師生交流和研究合作方面展開深入合作,為科大學生提供臨床課程和實習機會。
這一計劃反映了香港政府對於建立醫學院的願景,旨在培養更多醫生,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科大希望新一代醫生能在本地環境中服務,並懂得運用全球醫療科研的前沿技術。
葉玉如教授感謝兩所頂尖醫學院的支持,強調透過與他們及中國內地醫學機構的緊密合作,可以制定全面的計劃,培養具備臨床能力和科技知識的醫生,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需求。
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院長Deborah Ashby教授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Pradeep K. Khosla教授也對此合作表示期待,認為將有助於滿足香港的醫療需求,並推動醫學教育的發展。
香港發現猴痘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展開調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5年2月12日
2025年2月12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宣布正在調查一宗猴痘確診個案,並提醒市民提高警覺,避免與懷疑感染者進行密切接觸。
這宗個案涉及一名健康狀況良好的30歲男性患者。該病人於2月6日出現皮疹和水疱,並於2月10日到位於油麻地的男性社會衛生科診所就診。目前,患者的情況穩定,正在瑪嘉烈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初步調查顯示,患者在潛伏期內曾在香港有高風險接觸,但目前尚未找到與本港早前錄得的其他猴痘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關聯。中心表示將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會將此個案通報世界衛生組織。
衞生防護中心強烈建議高風險群組人士接種猴痘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高風險群組包括曾進行高風險性行為的個人、醫護人員、以及動物相關工作者等。
此外,中心呼籲市民保持良好的個人及手部衛生,並避免與懷疑感染猴痘的人士或動物進行密切接觸。如有猴痘症狀(如皮疹、發燒、淋巴結腫大等),應立即就醫並避免與他人接觸。
衞生署已設立猴痘電話熱線(2125 2373),為高風險接觸者提供查詢及健康建議。市民可於衞生署轄下的社會衛生科診所接種猴痘疫苗,無需預約。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公眾對猴痘的警覺性,衞生防護中心將持續監察情況,確保市民的健康安全。
九龍醫院康復科出現甲型流感病例,六名病人受影響
醫院管理局
2025年2月12日
2025年2月12日,九龍醫院發言人通報,自2月8日起,該院康復科男病房內先後有六名年齡介乎70至97歲的病人出現發燒及呼吸道感染的徵狀。經過病毒測試,所有患者均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
在這六名病人中,兩名因自身疾病不幸離世,一名病人情況危殆,另外三名病人的健康狀況則相對穩定。醫院已根據既定指引,立即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將繼續密切監察病房內病人的健康情況。
九龍醫院已將相關個案報告給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以便進行後續跟進和確保公共健康的安全。醫院方面呼籲市民保持警覺,並注意流感症狀,如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大家,特別是在冬季流感高發期間,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對於預防傳染病至關重要。
瑪嘉烈醫院驚現大腸桿菌感染,醫生不幸離世!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5年2月11日
2025年2月11日,香港瑪嘉烈醫院的腫瘤科近日爆出疑似大腸桿菌感染群組事件,涉及三名醫生,其中一名年輕醫生不幸於上周五去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報告,這三名醫生在本月4日、6日及10日相繼出現發燒、腹痛和腹瀉等症狀。2月4日發病的醫生在2月6日入住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但不幸於次日離世。其餘兩名醫生的病徵則較輕微。
初步化驗結果顯示,三名患者中有一人的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反應,其他兩名患者的樣本則為陰性。衞生防護中心初步認為,此群組個案可能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有關,並正在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和環境調查,以追查潛在的感染源。
瑪嘉烈醫院已對腫瘤科辦公室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加強對員工的健康監察,要求有腸胃症狀的員工立即報告並接受檢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對醫生的急病逝世表示深切哀痛,並向其家人致以慰問,強調醫管局將全力提供協助。
一般來說,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與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有關,常見的來源包括生或未煮熟的肉類、受污染的蔬果及未消毒的奶製品。該細菌也可透過糞口途徑在人類之間傳播。
此事件引發了對醫院內部感染控制的關注,衞生防護中心及醫院管理局將持續監察情況,以保障公眾的健康和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推出2024-25季節性流感疫苗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2025年2月11日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宣布將於2024-25年度提供季節性流感疫苗服務,旨在加強社區健康防護。疫苗接種服務將於醫院8樓的疫苗注射中心進行,為18歲及以上人士提供便利的接種選擇。
根據醫院的公告,兒童(6個月至未滿18歲)在接種疫苗前需先於醫院1樓的兒科診所會見專科醫生進行評估。四價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收費為港幣260元,符合政府疫苗接種計劃的合資格人士可獲得全額資助。
香港居民中,50歲或以上人士、兒童、智障人士等均可參加疫苗資助計劃。參加者需出示香港身份證及相關證明文件。
對於18歲以下或懷孕人士,醫院建議在接種前先會見專科醫生進行評估。若有需要預約醫生會診的成年人,則可致電醫院進行安排。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希望透過這項疫苗服務,進一步提升市民對流感的免疫力,降低流感疫情帶來的健康風險。醫療專家呼籲市民積極參與接種,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