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范德忠醫生答問
范德忠醫生(男)
Dr. FAN TAK CHUNG
婦產科
值得推介 : 54
會員#16535 manna
子宮內膜厚度問題
病患者女 - 28歲
在排卵當日,我做了超聲波,測到子宮內膜為1.4cm,是不是子宮內膜太厚,無法受精卵着床?還是正常的指數?
范德忠 醫生回覆
不是,一般反而太薄可能有負面影響,最好不少於0.9cm。
會員#16665 DoraQ
疑似朱古力瘤
病患者女 - 29歲
范醫生你好,我係7月22號做檢查時,發現左邊卵巢有一陰影,但當時醫生只說睇陰影大小有8成機會係朱古力瘤,但當醫生知道我想生bb時,就建議我2個月後再作檢查…但我係不同論壇上都見過有人話手術後破壞左卵巢功能,而令到懷孕機會更細,所以我仍在猶疑假設確診朱古力瘤做不做手術…所以請解答以下問題:
1.咁請問係咪如果我係呢2個月內冇懷孕,就需要做手術?
2.如不做手術,懷孕機率高嗎?
3.如果我懷孕了,對bb危險嗎?
4.手術後真的會影響懷孕嗎?
謝謝…
范德忠 醫生回覆
1)並沒有一個一定的時限,只是因為有些卵巢生理性(週期性)的囊腫,有時會跟朱古力瘤(子宮內膜異位卵巢囊腫)相似,所以希望過2、3個週期再照,以作分辨。
2)懷孕機率高彽,可以有很多不同因素影響。不做手術,機會率不一定低。
3)一般不會對bb有危險。但也視乎朱古力癭大小。
4)如果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及朱古力瘤引致受孕困難,那麼做了手術後,應該會有所改善,但當然比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可能較差。
會員# June Cheng
子宮內膜息肉
2015年2月醫生,抽取子宮內膜化驗 (因為前3年經期與經期之間的時間縮短至14天~18天就來,而且量較多(不至於血崩),又有經間期出少少血 (量很少)。之前有睇另一位外科女醫生,她很有愛心、很有名的,但她也只處方黃體酮,食後初有用,但幾個月之後又是一樣。), 醫生返來的報告是 “子宮內膜息肉”, 其他內膜問題均正常。
他有建議過我,入院全身麻醉做切除息肉手術,但我問他,我最擔心只是息肉轉惡,他回覆機會很微,所以我沒有做此手術。
如是者到8月,因為經期成2個月都無來,所以我去排期看政府婦科,另外,又找該位女外科醫生,看看她可否處方黄體酮, 但今次,她叫我去驗血,驗吓卵巢的激素(我忘記了全名)會否是直迫更年期,結果數字是90多…, 最高好似是110, 女子醫生說不用再吃黃體酮,我已步入更年期,當中我有提過我有內膜息肉一事,但她認為不用理會了,不需為之做任何事,加上之前問過醫生,轉惡机會很微?所以我無再理會。
直到今年1月,排期見政府婦科醫生(看落她較年青),但也有醫生學生在旁聽她教導,該政府女醫生建議我今年8月尾去接受宮腔鏡檢查,她說可避免有約20%轉惡的机會,聽後我都是不以為言,但後因經期之間又有少許血絲,之後唸唸吓, 再找醫生問問,他今次開了一種避孕丸給我,是吃21天的,他說吃了後繼續出血便會是有麻煩問題,若不,即代表是賀爾蒙問題,結果吃了第二天,没有出血問題,過了21天去覆診,他認為没事。
我有提及瑪麗醫院排期比我做不用麻醉的宮腔鏡檢查,有必要時即時切除, 我比較担心在政府醫院做,因為多病人,怕有醫療事故,報告出錯,D醫生又很年輕,但醫生說他只能做有全身麻醉個種,這個我不太大願意。在閒談問,醫生輕輕提過,他說:化驗過無事, 其實可以不用做,但他明白我為人較擔心,所以說做左會較安心。
醫生有甚麼建議?謝謝!!
范德忠 醫生回覆
子宮內膜瘜肉 (Endometrial polyp)
子宮內膜就是覆蓋子宮內壁的黏膜。它的功用是週期性的替換及預備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每當週期未能成孕,內膜便會剝落,令底層的血管外露,造成出血。經期就是混合了經血和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瘜肉是子宮內膜局部地過份生長型成的。大約有13%(8-35%)的女性有子宮內膜瘜肉。在有陰道異常出血而未收經的女性,有10-40%會發現有內膜瘜肉。而在不育的女性約有32%會有內膜瘜肉。瘜肉大小不一,也不一定有症狀,最常見包括陰道異常出血,也有少部分人會出現受孕困難。惡性(癌或癌前病變)的機會不算高,大約5%(0-13%),年齡較長及有收經後出血,惡性變化的機會較高。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血壓高、使用Tamoxifen (一種乳癌病友用的藥)。越大的瘜肉,惡性的風險也越高。由於大部分情況下,當發現瘜肉後,都會將它切除,所以有多少瘜肉會自然褪卻,並沒有太多數據。有小型研究顯示,在一年觀察期後,有27%會消失了,主要是一些較細小的。
初步診斷最方便的方式是在經期剛過後,進行陰道超聲波。確診就需要進行子宮內窺鏡檢查。瘜肉有時也會在不育檢查的輸卵管造影察覺,但精準度很低(易出現假陽性),約35%。
治療方案一般都以子宮內窺鏡輔助進行切除,這個並非複雜的手術,但大多需全身麻醉進行。藥物治療的可行性不高,但在Tamoxifen使用者,可嘗試以黃體酮宮內節育環減低它的發生機會(預防性)。
手術後復發的機率約3%。在不孕的女性,瘜肉切除明顯改善懷孕機會,無論是自然懷孕或人工輔助生育。
會員#16551 Yeung
不正常出血
病患者女 - 46歲
26/3-2/4
本人將近47歲,近4年都有亂經問題,通常2個月無來經之後就來經量會好多及有血塊,如是者發生了2、3次後,就會經期延長至1個月以上,由最初滴漏10多20天到演變血崩
西醫診治:2014年10月做宮腔鏡刮除子宮內膜增厚(10多cm厚)及刮除2.7cm瘜肉
刮宮後有8個月看中醫調理約6、7個月後,問題又再重複。
停了中藥,再接受西醫黃體素一個療程。但6、7個月後又再重複同樣的病
因今年6月5日開始滲血,每天小量。到17/7來經量多直到現在未停。6/7看西醫,診症的荷爾蒙好亂,開了黃體素,但吃了薬經期沒有停,滲血水,然後滴血,西醫建議由每天吃2次加至3次,但問題無仍然存在,至17/7突然來經量好多有血塊,第5天似完,只有少量啡血,但第6天突然勁多血夾雜克色渣,克色渣好臭,煙崩爛臭,25/7西醫診治有约3cm子宮肌瘤吊住在子宮脛並發炎,開了抗生素,黃體素繼續吃。
建議做子宮刮除,否則會不停出血。我問西醫做完手術會否又再發生,因2年前做完现又要再做,西醫話不會再生,因為今次咁大粒瘤由內膜甩出來,內膜就不厚了。
但我仍然有擔心,所以請教醫生。
1)我的情況可否不做手術,用針灸或中藥治療可以嗎?
2)今次刮宮手術後,不會再發生,這說法是對的嗎?
備註:來經前有淸水流出有味(腥'壓'味)
謝謝醫生為我解答疑難
范德忠 醫生回覆
事實上子宮內膜不應該有10多cm,應該2014年已經可能有子宮內壁(黏膜底)的肌肉瘤。刮宮難以(不能)清除這類肌肉瘤。較細小的黏膜底肌肉瘤,可以宮腔鏡輔助手術把它削走。較大的,就可能要分兩次宮腔鏡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切除。當然,如果屬於多發性肌肉瘤及沒有生育考慮的話,另一個方案是考慮腹腔鏡輔助子宮切除。
黏膜底肌肉瘤或子宮內膜瘜肉,一般對藥物治療,反應並不理想。
至於妳提出的兩個問題:
1)以上已經説過,藥物(包括中、西藥)或針炙都不管用,手術是較可靠根治的方法
2)刮宮根本不能清除子宮內腔裏較大體積的病灶,無論是肌肉瘤或瘜肉,所以才會出現上次手術後,不能改善症狀。當然,肌肉瘤(10%或以上)或瘜肉(3%以上)都有可能復發,除非把子宮切除,則沒有機會復發了。但這個是較複雜的手術了,暫時未必需要考慮。
分泌物較多及有異味,是發炎的症狀,有可能是肌肉瘤因血液循環不良,出現潰爛及發炎。應該考慮找合適的婦科醫生跟進及治療,刮宮及中醫治療應該並不合適了。
范醫生
會員# 求救
肌瘤
病患者女 - 31歲
本人小女子8年前生個肌瘤多發性!但今年又復發了!但本人還未生小朋友!依架有又幾粒出現!係唔係一定要子宮!我最大個粒8cm!但我真係唔想切!我仲想呢幾年生Bb!請問仲有冇得醫!因為我真係好驚
范德忠 醫生回覆
單單切除肌肉瘤,復發率確實不低。但現時的非手術性治療亦各有問題。類黃體酮 (SPRM) 因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致子宮內膜增生;而假收經針則會導致骨質疏鬆及其他很多問題,且兩者都只縮小肌肉瘤,在停藥後,肌肉瘤都會重新生長。血管栓塞術則因會影響之後的懷孕,所以有懷孕考慮的女性不宜。至於MRI導引強超聲波則在香港已是極少用了,且對多發性肌肉瘤也未必合宜。
現時妳的情況,確實需要婦科專科仔細評估,才可決定最佳處理方案。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范德忠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