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范德忠醫生答問
范德忠醫生(男)
Dr. FAN TAK CHUNG
婦產科
值得推介 : 54
會員#16870 Cindy chik
行房出血
病患者女 - 35歲
醫生你好,本人近三年來行房後都抹到有輕微出血,近期一次更是流鮮血,量頗多,其實幾年間都有睇過幾個醫生,只系簡單的幾分鐘檢查,有的話可能系排卵期出血,有的話內分泌問題,我好徬徨,好多醫評盛贊范醫生 超細心,醫術高超,奈何登記預約的姑娘話唔接受新症預約,我應該點算?
范醫生可否酌情安排我來作詳細檢查呢?謝謝
范德忠 醫生回覆
Cindy小姐,妳好!
妳的情況如果已經看了幾位醫生,都未有發現什麼嚴重問題,應該不必太擔心。
我因放假出門,而積壓的預約太滿,暫停接收新症2個月。妳可以嘗試2個月後再聯絡診所,到時再為妳安排吧。抱歉!
會員#16833 Cheng wu
子宮內膜息肉
病患者女 - 31歲
請問子宮內膜息肉,1.2mm x 0.8mm 要做手術嗎?可食藥?或可再觀察呢?
范德忠 醫生回覆
因為容易有假性瘜肉(其實只是黏液),所以最好可以在經期第六、七天再照一次陰道超聲波,如果確定有的話,最好是以子宮內腔窺鏡輔助切除瘜肉。
子宮內膜瘜肉 (Endometrial polyp)
子宮內膜就是覆蓋子宮內壁的黏膜。它的功用是週期性的替換及預備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每當週期未能成孕,內膜便會剝落,令底層的血管外露,造成出血。經期就是混合了經血和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瘜肉是子宮內膜局部地過份生長型成的。大約有13%(8-35%)的女性有子宮內膜瘜肉。在有陰道異常出血而未收經的女性,有10-40%會發現有內膜瘜肉。而在不育的女性約有32%會有內膜瘜肉。瘜肉大小不一,也不一定有症狀,最常見包括陰道異常出血,也有少部分人會出現受孕困難。惡性(癌或癌前病變)的機會不算高,大約5%(0-13%),年齡較長及有收經後出血,惡性變化的機會較高。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血壓高、使用Tamoxifen (一種乳癌病友用的藥)。越大的瘜肉,惡性的風險也越高。由於大部分情況下,當發現瘜肉後,都會將它切除,所以有多少瘜肉會自然褪卻,並沒有太多數據。有小型研究顯示,在一年觀察期後,有27%會消失了,主要是一些較細小的。
初步診斷最方便的方式是在經期剛過後,進行陰道超聲波。確診就需要進行子宮內窺鏡檢查。瘜肉有時也會在不育檢查的輸卵管造影察覺,但精準度很低(易出現假陽性),約35%。
治療方案一般都以子宮內窺鏡輔助進行切除,這個並非複雜的手術,但大多需全身麻醉進行。藥物治療的可行性不高,但在Tamoxifen使用者,可嘗試以黃體酮宮內節育環減低它的發生機會(預防性)。
手術後復發的機率約3%。在不孕的女性,瘜肉切除明顯改善懷孕機會,無論是自然懷孕或人工輔助生育。
會員# CHAN MAN
子宮肌瘤會唔會走位
想請問子宮肌瘤會唔會走位,
定生係個度就個度,
只會增大唔會走位
范德忠 醫生回覆
子宮肌瘤接受連子宮的位置不會變,但有一些稱為漿膜底肌瘤的,因接連子宮的部分非常幼細,而出現左右擺動,造成會走位的假象。
會員#16790 Zoe Choi
子宮肌瘤貧血
病患者女 - 38歲
范醫生,您好﹗我分別有2個子宮肌瘤,6CM 及2CM,另外,有一個3CM水瘤在輸卵管及卵巢交界處。2013年至今都有貧血,2個月前血色素為8.1,現在有服用鐵丸。我之前睇過一醫生建議我開刀割除肌瘤,請問我上述情況,是否一定要做開刀手術?還有其他冶療方法嗎? 謝謝﹗
范德忠 醫生回覆
Dear Zoe,妳好!
子宮肌瘤或稱為纖維瘤,一般是良性的。因受女性荷爾蒙刺激增長,所以在收經前會繼續發大、増多。收經後會縮細、減少。一般收經年齡約52、3。如果肌瘤很大及有藥物不能控制的症狀,則會考慮切除。至於切除肌瘤還是整個子宮切除,主要考慮生育需要及可能,肌瘤數目及位置,是初發還是復發等。如果妳的情況,一般會嘗試藥物減少經量,若效果不佳則考慮切除肌瘤。至於是否微創進行,視乎醫生技術掌握,妳的肌瘤很細小,微創應該可以安全完成。但有些資料妳是知道的。有部分人會誤會微創手術看得不夠清楚,但其實微創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看得很清楚,原因是:有光學放大,能作近距離觀察,光源充足,鏡頭能穿越狹窄空間,可折射光源及影像。另一個疑慮是當取出肌瘤,要把它切碎,方便取出,這個過程,如果肌瘤是惡性(機會很低),則有碎片散落的風險。現時微創技術掌握得好的醫生,都有方法將這個風險減至最低。卵巢囊腫可以是週期性,但如果是一直存在,初步似是良性的話,可一併以微創手術切除。微創手術康復較快,內臟黏連較少,但手術開支較貴。
會員#16790 Zoe Choi
子宮肌瘤貧血
病患者女 - 38歲
范醫生,您好﹗我分別有2個子宮肌瘤,6CM 及2CM,另外,有一個3CM水瘤在輸卵管及卵巢交界處。2013年至今都有貧血,2個月前血色素為8.1,現在有服用鐵丸。我之前睇過一醫生建議我開刀割除肌瘤,請問我上述情況,是否一定要做開刀手術?還有其他冶療方法嗎? 謝謝﹗
范德忠 醫生回覆
Dear Zoe,妳好!
子宮肌瘤或稱為纖維瘤,一般是良性的。因受女性荷爾蒙刺激增長,所以在收經前會繼續發大、増多。收經後會縮細、減少。一般收經年齡約52、3。如果肌瘤很大及有藥物不能控制的症狀,則會考慮切除。至於切除肌瘤還是整個子宮切除,主要考慮生育需要及可能,肌瘤數目及位置,是初發還是復發等。如果妳的情況,一般會嘗試藥物減少經量,若效果不佳則考慮切除肌瘤。至於是否微創進行,視乎醫生技術掌握,妳的肌瘤很細小,微創應該可以安全完成。但有些資料妳是知道的。有部分人會誤會微創手術看得不夠清楚,但其實微創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看得很清楚,原因是:有光學放大,能作近距離觀察,光源充足,鏡頭能穿越狹窄空間,可折射光源及影像。另一個疑慮是當取出肌瘤,要把它切碎,方便取出,這個過程,如果肌瘤是惡性(機會很低),則有碎片散落的風險。現時微創技術掌握得好的醫生,都有方法將這個風險減至最低。卵巢囊腫可以是週期性,但如果是一直存在,初步似是良性的話,可一併以微創手術切除。微創手術康復較快,內臟黏連較少,但手術開支較貴。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范德忠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