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鄭志樂醫生答問
鄭志樂醫生(男)
Dr. Chang Chi Lok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1
會員#21297 Chau
是否情緒病呢?
鄭醫生
我家人因爲有寵物過身差不多一年了,但這一年令他變化好大,到現在還覺得狗狗現在,每天放糧,我們說了好多多次,狗已不在
我請問這樣情況是否情緒病呢?需要睇醫生嗎?
鄭志樂 醫生回覆
Chau, 你好,
對的。這很可能不只是哀悼反應,而是惡化為情緒病了。 一般哀悼反應少於半年,再者,主人的行為明顯是還未接受寵物已經離去。要看醫生或輔導員了。
如他/她對求助有抗拒,可到圖書館借閱有關書籍。有一本名為<流浪狗的下半生>是本人的著作,其中有提及如何處理寵物離去後的哀傷。
祝早日康復。
鄭上。
會員#19329 Lee
抑鬱症
病患者男 - 26歲
醫生你好,想問下,如果並無患上抑鬱症,但照樣每日食SSRI 血清素去保持情緒穩定,可以嗎?後果會係點?
鄭志樂 醫生回覆
Dear Lee,
每種藥物都有其利與弊。對抑鬱症患者來說,SSRI利多於弊,所以醫生會處方給病患。
沒有患抑鬱症是不適宜服SSRI的,否則只會得其副作用,如噁心,頭暈,服藥早期更可能有焦慮,弄巧反拙。
想保持情緒穩定,倒不如學習一些心理技巧,如靜觀,專注緩慢呼吸練習,從整體看事情,而非從一己的角度出發,這些長遠比服藥好。
鄭上。
會員# YIN
躁鬱症藥物一問
病患者女 - 27歲
lexapro 15mg
lamictal 100mg
想問哪隻是血清素?100mg的藥,我之前早上食,下午就會累,醫生就建議我晚上食,話會幫助睡眠。但我發覺轉了在晚上食,反而難入睡。
情緒方面就停食了100mg的藥之後,抑鬱的時間少左。我應該點做?
鄭志樂 醫生回覆
Lexapro 才是血清素。
Lamictal 是情緒穩定藥,即亢奮和抑鬱時也能安定情緒。如服用lamictal 時有副作用,可試試減輕劑量,或分兩次服,即早晚各50mg。
或與主診醫生相論轉其他情緒穩定劑,如lithium 和 Epilim 。
鄭上。
會員#17856 Arale
想死念頭
你好。
請問怎樣可以停止想死念頭?
抑鬱症, 有穩定服藥。
鄭志樂 醫生回覆
Dear Arale,
想停止想死念頭 ,先要看清楚 「 想死 」 這個念頭 . 要知道 「 想死 」 只是一個想法, 不必要是 「你真正想做的事 」.大多數想死的人其實只是想逃避問題,並非真的想死. 當然,由放下 「 想死 」 念頭到可以面對問題,當中有不小關口要跨過. 「靜觀」和「認知脫鉤」也是不失為過渡時的技倆。
所謂靜觀,就是活在當下,全神貫注地留意當下眼前的事情。只留意當下身、心的每一刻反應,注意思想和感受,不加上任何個人意見或批評,把負面念頭除去,使心境保持平靜。情緒病患者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活在當下,只懂得空想未來,或對過去難以釋懷。焦慮症患者對未來的困惑耿耿於懷,抑鬱症患者則把心神牢困在過去的不愉快事情上。須知過去已經發生,不會改變;將來還未存在,亦無人可以預知。靜觀的目的就是把他們從這些不切實際的時空帶回現在,去除一些無謂的負面情緒。練習靜觀時,偶爾或會有負面思想在腦海中出現,就像一把聲音在說些難聽的字句來打擾。抑鬱的人腦海中會浮現:「我真失敗!留在世上也沒甚麽作為.」焦慮的人會想:「這次大禍臨頭!死了便不用面對.」這時可運用「認知脫鉤」來處理這些思想。若果在這些思想後都加上「這只是我的想法」,如「我真失敗!這只是我的想法。」看看自己還會相信這是事實嗎?此外要提醒自己,這些詞彙只是在人類語言發展史的產品。若把這些文字意思抽離後,還只不過是一些聲音罷了!試想想,若果這些字句是用外語說出來,如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或剛果民主共和國語言,所說的內容還是一樣,但我們卻聽不懂,我們的反應又會如何呢?我們可以觀察這些思想,但不需加上任何批判或意見。或可嘗試幻想把這些思想放在浮雲上,讓它隨風而來,也隨風而去。當這些思想飄走後,我們又可繼續專注眼前的事情,回復靜觀的狀態。
冷靜下來,也許會發現問題沒有當初想得的那麽糟糕.一步一步向前走,問題仍是可以解決呢!
祝新春愉快!
鄭上.
會員#19033 Hope Ho
停藥問題
你好。
本人有抑鬱一年左右,有看醫生並服藥。日常生活大致正常,娛樂就比未病時少了很多,但我覺得也可以。但情緒較飄忽,有時正常,有時覺得死了會更好,如果遇到意外死就更好,因為自殺會傷害了家人。
我不想食藥了,說不出為什麼想停藥,我只知我不想再食藥了。我想問,如果我向我私家醫生提出停藥,醫生會否幫我減藥至停藥?我是否可以提出此要求?
感謝回覆
鄭志樂 醫生回覆
Dear Hope Ho,
如你減少了興趣,甚至有時覺得死了更好,似乎抑鬱症仍未完全康復,不建議於這階段停藥。
除了服藥外,你也可嘗試心理治療,糾正思想的謬誤,比起服藥,心理治療的效果可能更徹底。
當病情穩定後,生活感到快樂自在,這時候向醫生相討減藥至停藥,才是恰當。
鄭上。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鄭志樂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