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蔓蕾醫生答問
陳蔓蕾醫生(女)
Dr. Chan Man Lui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9
會員#23120 Mandy
焦慮 呼吸不順 耳塞感
病患者女 - 36歲
醫生你好,
我最近身體出現特徵,
身體常出現發熱、易醒、手腳心發熱、耳有阻塞感、口乾、呼吸困難、有缺氧感、喘氣、胸口緊緊、四肢無力攰、背痛、頭有時飄飄然。
精神方面, 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全身倦怠(即使睡眠充足)、很容易疲勞、做任何事都沒心機。
已做心肺CT、超聲波、肺功能測試、耳鼻喉檢查,全部正常
非常影響我工作及生活, 希望得到醫生意見。
祝 工作愉快
陳蔓蕾 醫生回覆
你好,
根據你的情況,有可能患有健康焦慮症(即疑病症或身心症)。患者通常有各種身體的不適,往往這些病徵出現後,病人通常擔心這些病徵可能代表一些嚴重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等。於是,便會四出求醫和不斷檢查。而這些病徵在徹底的檢查後仍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繼而又再轉另一科專科醫生檢查。由於找不到原因,這樣令病人更加擔心,有些病人,因為身體不適而減少外出、減少和家人見面、胃口和睡眠亦大為影響。最後便導致真的日漸消瘦,情緒低落等等。
如果經過徹底的身體檢查,仍然無法找出病因,可能是精神出現問題,建議你找精神科醫生協助及治療。謝謝
陳醫生
會員#25840 Shadow Tsang
兒童精神問題
醫生你好,小女11歲,早在幾個月前,不停發出嘻嘻抽搐的怪聲,及久不久就做出抽搐的怪異動作,有時一分鐘有幾次,有時半個中一次,不定。。問她為何這樣,她說控制不了,曾致電老師,問在校有否這樣,老師就說沒有發現她有這樣問題,上年也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心想會否同食物有關。。因她很喜歡食甜食,之後就盡量不給她甜食或剌激性食物,不久就沒有這情況。。但今年又開始這樣,仲嚴重咗,試過無啦啦因為抽搐動作把碗碟也打碎。。想知道她怎會這樣?是精神有問題?是對食物敏感。。。謝謝解答
陳蔓蕾 醫生回覆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女兒有可能患上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這是一種腦神經內科疾病,通常病發於兒童或青春期期間,患者常見的症狀是一些不由自主的動作或肌肉抽動,例如眨眼、搖頭、聳肩膀,以及發出一些以上的聲音,例如青喉嚨、怪叫、甚至說粗口等。有些病人同時間也會出現強迫症症狀。
有時,妥瑞症也會和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同時出現。
有部份妥瑞症兒童病人隨着年齡增長,病癥會不藥而癒,有部份人情況會減輕,只有少部份病人會有持續明顯的病癥。而這些病徵通常受着精神狀態影響,例如測驗、考試等均會令病情惡化。因此,患有妥瑞症病人並不一定需要長期服藥的。
不過,由於妥瑞症常常和其他發展問題同時發生,例如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而有一些精神病的病癥也很容易和妥瑞症病徵混淆,建議你盡快找精神科醫生做檢查及治療。
陳醫生
會員#25736 你好
瞓唔到,就係好驚
醫生你好,我媽媽60歲鬆,近呢幾個月開始出現問題,我唔喺香港,疫情我返唔到香港,朋友介紹你比我,我先嘗試留言,再諗辦法去游說身在香港嘅媽媽去見你。佢每晚9點幾瞓,2點幾就會醒,瞓唔返,成身冒汗,近呢星期就更嚴重... 日頭就不斷話好驚好驚,街都唔去,唔敢出去。佢就終日睇新聞,見到新聞就加自己幻想,自己嚇自己。叫佢去正視問題見治療,佢話冇用,覺得自己身體上有更多問題令佢出汗... 不斷話點算點算點解決好驚好驚,佢好驚又話知自己有問題但又唔去正視,再講多兩講就會話唔好再講,驚比其他人知道佢有問題... 真係唔知點叫到佢去睇醫生之煩...
陳蔓蕾 醫生回覆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媽媽有可能患上情緒病,例如焦慮症、驚恐症或心情欠佳。焦慮症的症狀便是感覺神經緊張,或覺得好驚。會對外界事物有過敏的反應,尤其看到負面的消息,反應更加強烈。驚恐症或其他類型的焦慮症,也有可能導致你的媽媽害怕外出。睡眠質素通常都會受到影響,普遍來說,都是睡眠質素差、很難入睡、或天未亮就醒來,無法再入睡等等。
你可以就着你發給我的訊息轉告你的媽媽,和她討論一下,看看她會否改變主意,看一看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吧。
謝謝
陳醫生
會員#25347 Simon Siu
情緒病是否同性格有關?
病患者男 - 44歲
本人十年前因感情問題就有焦慮,抑鬱就開始求醫, 但都未完全根治, 最近轉了醫生服用緊, REMERON 15MG, PRISTIQ XR 50 MG, PRISTIQ 25 MG , STILNOX 10 MG 其實病情都比較穩定,
有好大改善, 唯獨仲係怕訓唔著戒唔甩安眠藥, 最近又發現自己又鑽牛角尖, 個人感覺唔舒服, 又質疑對自己另一伴的情感, 覺得自己好奇怪, 唔知自己點解有咁既感覺, 於是又好驚好亂
但我發現我經常性都在轉圈, 我想問是不是要再加藥?但又怕越食越多, 定係我要改變一下我思維模式才能根治這個病?
陳蔓蕾 醫生回覆
你好,
由於你已在服食你精神科醫生的處方藥物,我相信你的主診醫生會更清楚你的狀況,建議你向你的精神科醫生說出具體情況,讓他為你作出更適合的治療。謝謝
陳醫生
會員#24407 jerry
困擾多年的精神問題
病患者男 - 19歲
小弟有精神問題困擾,已困擾數年而且有惡化跡象,今日終於鼓起勇氣請教。
小弟自小已經常常因不小心/”論盡”而犯錯,唔見嘢跌爛嘢唔記得嘢都已經係家常便飯。我亦有時會喺人哋講緊嘢嘅時候發夢/遊魂,聽唔明instruction要聽多幾次先明,小學有時玩遊戲/PE堂嘅時候都因為唔明老師/同學嘅指令而呆咗喺度,所以我極害怕需要多人互動嘅活動。除此之外,我初小嗰陣都有見過言語治療師,大概係因為聯想力差、咬字不清同埋表達能力差咁(小學中文oral經常拎C/C+)。好自然咁,我由細到大都極怕羞怕事且無自信,朋友唔多,而就算同朋友幾熟都好,講嘢時都會成日deadair搵唔到話題。
到大槪中二中三開始我發現自己精神狀態越嚟越差而且有lazy eyes(唔知關唔關事),原因不明。慢慢開始覺得成日都好攰、無活力、瞓夠8個鐘都係咁,而上段講到嘅所有徵狀都越嚟越嚴重,但因中學始終著重試卷操題依啲勤力就高分嘅考核方式,中學成績唔差(除咗中文),故亦無太重視自己嘅精神問題。
但上到大學因為practical/lab 佔比多咗好多,而我就因為成日唔明instruction+心不在焉而唔知做乜、失好多分,有次上practical更被professor當住十幾人面前鬧我,此外好多presentation 去到Q/A session都會因為聽唔明問題/聽到一半遊咗魂而唔識答、呆咗喺度要partner幫手。
除咗學業之外,我自己就算喺屋企都好難搵到一件自己可以專注幾個鐘頭嘅事嚟做,成日做緊A嘅時候就會走咗去做B,上一刻諗住做嘅事下一秒就唔記得咗,最後不知不覺浪費咗一日,自己亦會因為浪費咗時間而覺得沮喪唔開心。社交方面,小弟本身不善社交,現在有時中學同學約見面,心裏雖然想去但亦會因怕出醜而唔去,大學同學又無法融入圈子,嚟嚟去去都係見嗰幾個相熟嘅朋友,故經常都會覺得孤獨同悶。依家嘅我感覺好似活死人咁,日日都無所事事,唔知自己做緊啲乜,亦睇唔見將來,睇見同學嘅生活多姿多彩,自己又羨慕又失落。
我自覺自己有社交障礙,但依個社交障礙都應該係衍生出嚟嘅共病嚟嘅,而本身嘅精神問題我搵極都唔知係咩病,有諗過會唔會係ADHD-i(好多symptom都中),但有幾樣嘢同ADHD嘅人有唔同。第一,ADHD病人通常成績都較差,但我成績一直唔算差(至少可以一take入U)。第二,ADHD病人通常想像力較豐富,但我聯想力差而且0創作力,諗個作文題目可以諗半日都未諗到。第三,ADHD嘅徵狀應唔會隨時間惡化吧。第四,ADHD嘅人應該有用唔盡的活力,但我唔係咁,自中學開始仲要成日都好累無活力。
以上長文,想請教下醫生我究竟係咩事? 希望能夠找專科醫生解決問題。
陳蔓蕾 醫生回覆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你可能是患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很多人都唔會ADHD成績一定會差。ADHD其實只是專注力失調,並沒有說患者智力低下。事實上ADHD和智商有一點關係,但也不是絕對。有很多患者其實智商很高,甚至是資優生,只是無法集中精神讀書而已。
就好像一部車子,它的引擎馬力很大,但是卻載付很重的重量,那麼,車子還會開得快嗎?那樣就要看究竟車子的引擎能否戰勝車上的負載重量了。
如果患者智商很高,學習時只需看一眼便懂,那麼便不需要太長集中精神的時間也能夠考到理想的成績。如果患者智商平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明白學習的事情,那麼便要集中精神較長的時間才能考到理想的成績。
閣下能夠一次考到大學,證明你的智商是比較高, ADHD只是把你的潛能坐低,令你的智商無法盡情發揮而已。
第二, ADHD病人並不是聯想力特別豐富,只是他們的思想很飄忽,東拉西扯無法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面思考而已,並不代表他們想像力特別豐富。
第三, ADHD大多數情形下,應該隨着時間有改善才對。因為大腦發展會慢慢學習到專注的能力,因此,同一個病人身上比較,他成年的專注力應該會比童年時為高。可是為什麼仍然覺得專注力好像比以前差呢?原因是社會對小學生專注力的期望比成年人為低,亦會因應小學生的專注力長短而設計課程。但是到了成年大學時期,課程設計亦會期望學生是成年人的專注水平。雖說成年的患者專注力比童年時好,但是增強了的專注力也不一定能夠追上課程的增長,因此可能逐漸無法追上同齡的學習期望。再加上ADHD病人不斷遇到無數困難,時間長了很容易會產生其他併發症,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等,這些病症也會拖慢腦部思考,令學習越來越困難。
第四,ADHD患者是自己已經有足夠的活動,但是感覺還未足夠,因此,才勉強自己的身體繼續活動。這並不代表身體比其他人更多活力。其實由於消耗更多體力,有時會比正常人更疲累。
希望能夠解答到你的問題。
謝謝
陳醫生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陳蔓蕾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