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歐陽國樑醫生答問
歐陽國樑醫生(男)
Dr. Au Yeung Kwok Leung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102
會員#30740 Ruby
強逼症 有d焦慮症
病患者女 - 29歲
你好醫生。我2021年患有強逼症 成日諗好多傷害自己同弓傷害小朋友既野。之後有去急症室睇醫生又有精神科醫生跟緊我。不過前幾日突然開始復發。依嫁吾知點算好。依嫁食緊1日1粒血清素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Ruby 你好,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相比起其他種類的焦慮症,特別之處是除了情緒問題外,也有明顯的重覆思想行為問題,而藥物治療多數只能幫助情緒改善,很多時也要花很多工夫去處理思想行為問題才能康復。
血清素類抗抑鬱藥是最常在強迫症使用的藥物,而且很多時強迫症要高劑量才足夠,而在情緒相對穩定時,去改變強迫症患者的錯誤思想行為一般會容易些,方法有很多而各醫生治療師也有自己的經驗和善長,最重要是真的能改變患者,只是理解或接受可能不足夠,要花很多時間來評估及溝通,所以治療困難程度比其他情緒病高,你要努力去跟醫生在藥物思想行為三方面有耐性地相討,在三方面都持續穩定才算是成功。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0583 Edward
焦慮復發、吃藥致失眠
病患者男 - 40歲
本人多年前患上焦慮症(耳鳴、失眠、心跳快等等⋯)、開始吃的是sertraline無效果、再轉吃倍思樂、一星後便慢慢康復且無副作用。吃了大約三年藥完全康復了、再3年後的最近、數個月前感到自己有復發的的跡象(耳鳴)、於是求診吃返倍思樂但副作用甚大、只吃25mg也出現心悸心跳快的情況、忍受著再加至50mg心悸心跳快更嚴重。看另一名醫生判斷現在血清素過多、立即停了倍思樂、身心舒服很多、然後便停了再轉吃Brintellix5mg(半粒)、耳鳴有些微改善、心跳快已經沒有、開頭有噁心腸胃不適、現在也漸漸適應沒有了、但仍有輕微的心悸、但最大問題是吃了一個月多後便開始失眠⋯要吃鎮定劑才能睡著。
是不是血清素劑量不足引致失眠、但劑量大又怕會引起心悸、如何是好?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Edward 你好,
如果你第一次用pristiq 沒有副作用,在第二次使用是因為pristiq 副作用而使你心悸的機會其實不大,而且藥物要用幾星期時間才能增加腦內血清素水平,如果短期內因所謂血清素過多而使心悸我很有保留。
反之,pristiq又好,其他抗抑鬱焦慮藥也好,真的要幾星期才會有初步效果,焦慮所產生的心悸耳鳴或其他不適在治療初期仍然明顯,很多病人會誤以為是副作用,我常用的方法是在初期短期使用適當的鎮靜藥,一則加快康復時間,二則減少病人因身體反應而誤以為是副作用,壓力會更大更慢康復甚至放棄治療,當然在穩定後不應長期使用鎮靜藥,劑量也要小心控制沒影響病人生活。
brintellix 經驗上很多病人沒影響睡眠,但少部份人會覺得眼瞓,不過晚上用的話問題通常不大,但少部份人會睡得不好,多數轉為早上使用已經能解決,但你仍有心悸問題,會不會是情緒不夠穩定才會心悸失眠,而不是副作用或所謂血清素太多太少?
其實焦慮症是一個心理問題,藥物只是治標地將症狀減輕消失而使病人能安心及消除壓力,腦內血清素高低也只是壓力影響,但看似藥物在你有機會反而是壓力多過幫助,如果不能夠最後將你全部來自身體反應、病情治療的所有問題壓力消除,你的焦慮症不會完全斷尾。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0107 LI MO CHING
專注力不足
病患者男 - 10歲
請問小朋友專注力不足要怎樣找醫生或機構評估再治療。謝覆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其實ADHD只是一個能力強弱的問題,跟其他能力如智力、記憶力、分析力、理解、表達等等很多很多不同能力一樣,有人高有人低,每個人也會有不同強弱。
專注力為何會被標籤在病理學及被特別重視,唯一原因是有藥物這個因素,所以變成特別受到關注。
專注力不足不是一個有或沒有的答案,可以說只是多與少或強與弱,但最重要是需要不需要及怎樣處理。
大部分需要藥物個案會最終會轉介政府精神科跟進,而位置不多等待期也很長,所以才會有先評估有問題後轉介這種安排,但最後還是到最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才可以斷診,所以私營診所是不用先評估後轉介,直接可以由專科醫生評估、斷診、解釋及給予處理,四個階段都可以。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0549 Kk yip
耳嗚 心悸
病患者女 - 39歲
肌肉痛情況都維持左有好幾年,頸、膊背、腰全崩硬狀態,近日晚間耳嗚情況嚴重,心悸,心慌,手軟,晚間盜汗,可以照食利痛抑,定需要睇精神科?謝謝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Kk yip 你好,
焦慮症,即是因情緒而引致身體不適,是最常見來求醫的精神問題,差不多佔了一半的個案。
而大部分典型求診個案,都是有不同種類的身體不適,在不斷尋找嘗試了很多不同中西醫生檢查治療也處理不到,浪費了很多時間及影響很多生活才去到精神科接受適當治療,間中當然有一些比較早求醫的個案,很可惜在香港真的很少,這應歸咎大眾對精神問題不認識及有不合理的恐懼。
我會形容藥物治療焦慮症大約只是1/3, 就算你用對藥物種類劑量方法,及懂不同狀況時段適當調教,其餘的2/3壓力及心理性格問題處理並不是患者自己能處理,而且藥物使用技巧愈好,康復程度及速度也會有極大差異。
我估計你需要甚麼其實清楚,只是資源安排會多了一些考慮,希望你能及早得到最好的幫助處理。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0914 stellang
中流感後觸發了以往的焦慮問題
病患者女 - 30歲
醫生, 你好!
本人在一月初的時侯中了流感,康復後持續出現頭暈(看東西不集中等), 疲勞及虛弱感覺. 有時會雙腿無力。看了中醫一個多月後有好轉, 但沒有完全康復。
數年前曾出現焦慮的頭暈, 吃了半年血清素。
見了臨床心理學家說有可能是流感的後遺症觸發了以往的焦慮問題(頭暈).
請問會有這樣的可能出現嗎? 我應該向專科醫生求助嗎?
謝謝回覆!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stellang 你好,
你說的情況其實從前一直都有見到,在病毒感染後出現失眠或焦慮引致的身體不適,但自從covid出現之後比以前常見很多,也被稱為很可怕的"長新冠"稱謂。
因為類似求診的個案這一兩年有很多,經驗上其實並不是太可怕或難醫治,甚至比較起來,比壓力引起的焦慮症或失眠治療效果和服藥時間長度更簡單和短時間,所以在精神科醫生角度來看只是小問題。
治療很多時只需要治標地使病人睡很好和身體不適消失,失眠及身體問題便不會再做成壓力,當壓力消除便不用再服藥或只是間中需要時使用,有些病人甚至幾星期已完全回服正常生活不用看醫生服藥。
歐陽國樑 醫生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歐陽國樑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