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歐陽國樑醫生答問
歐陽國樑醫生(男)
Dr. Au Yeung Kwok Leung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102
會員#19565 So Hong
藥和煙是否有衝突
病患者男 - 27歲
您好歐陽醫生:
我的名字叫蘇航
請問吸煙和我正在每晚服用的Ozapex 15mg Olanzapine是否有衝突?如果我暫時戒不了煙是否吃藥前後半小時不吸煙就不會降低藥效性?
謝謝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蘇航你好,
無論藥物與藥物,或藥物與煙草成份如尼古丁,在身體裏是有機會有相互作用,大多數是因為在肝臟分解時的相互影響,最後多數是互相增加或減弱效果。
吸煙和olanzapine 是相互減弱效果的影響,吸煙提神效果減弱有機會使病人愈吸愈多,但不會將壞處例如致癌致心臟病機會減少,olanzapine 效果減弱就要使用更高劑量,副作用機會更多。
這些影響是以長時間月平均計不是你相隔幾小時會有分別。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4718 Yaka Ko
婚外情結束已幾年仍放不下,精神狀態一天比一天差
病患者女 - 46歲
歐陽醫生你好,
本人2年前結束了一段的婚外情,現在各自已回歸家庭,雖然知道這是最好的決定,但心裡總是放不下對方,導致經常胡思亂想及心神不寧。
久而久之這2年間精神狀態越來越差,除了長期都失眠外,個人開始變得好焦慮及緊張,現在甚至不能去密封的空間及陌生的地方,以前一直都能做的事變得沒有勇氣去再去做,例如搭飛機、搭船或去一些較遠的地方,有時甚至搭電梯也會好害怕而想逃跑。每一天都總是提不起勁,只想躲在家甚至整天躺著。
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但在別人面前我要狀作惹無其事,其實內心十分痛苦無助,請問我是否患病了?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Yaka Ko 你好,
病與不是病只是醫學上的定義,用來介定那個程度需要那種治療甚或處方藥物。通常比較嚴重、長時間及影響生活較多,便應接受治療。而很多時除了病情嚴重性外,合理性也很重要的考慮,例如有關係很好的家人過身,有數個星期比較嚴重的情緒低落、失眠、沒胃口、甚至很輕微自殺念頭也可以是正常反應,但如果另一個人在沒有原因之下以月計的情緒低落或焦慮,就算程度不大但持續便很可能是情緒病。
但這些介定只應視乎參考應做那種治療,但最後還是應該由醫生去真正了解病人的背境、病情及想法,給病人了解自己的問題,各種方法的好處壞處才決定實行那些。
很多時病人甚至醫生太過着重藥物的使用與否,大多數情緒病藥物是用作舒緩病徵,但有時也是很必要的一步,因穩定下來才可解決問題,尋找出路,放低過去,情緒病最可怕的地方是不只辛苦,也會影響病人的思想判斷生活,也會影響一起生活的人。如果你還是找不到解決方法,應尋找幫助。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25291 Mo yau
老人癡呆症的藥物問題
病患者女 - 65歲
你好,我媽媽已經有老人癡呆症幾年,醫生開了Quetiapine ,但上網查了說,這會令死亡風險提升,請問這個藥物是否有危險性?以及最高劑量可以幾多?我見到資訊暫時是184tab,這劑量屬於高嗎?因為媽媽現在有時候有幻覺妄想,有政府醫院跟進,會建議去看私人精神科醫生嗎?其實和政府醫院醫生有咩分別?謝謝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Mo Yau
認知障礙除了認知能力變差之外,腦功能變壞可以產生很多不同的問題,例如情緒症狀、失眠、行為問題、思覺失調症狀等,如治療需要使用精神科藥物,便要精神科專科來參與。
一般在外國地方比較大的國家,很多時由專科醫生治療比較困難,要交由普通家庭醫生處理,而quetiapine 這類容易有副作用的精神科藥可能不太建議由其他科醫生使用,所以外國給家庭醫生使用的指引會說成要很小心甚至不建議,但由精神科專科使用其實不用太擔心,這個藥有可能幫助認知障礙病人睡覺或控制思覺失調症狀。
你說的是數量不是劑量,劑量是用mg,最高可到800mg,但也要看是用來醫治甚麼,也要看有沒有肆睡、口乾、便秘等副作用。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1241 Elbo
焦慮症
病患者男 - 40歲
你好,歐陽醫生,本人有了焦慮症加驚恐症已經20年,一直都是服用血清素,大概每次一至兩粒,當中試過病情惡化,我都會找私家醫精神科醫生較藥,鎮定劑是有需要時先服用,直到今年7月1開始,焦慮症加驚恐症增加,食鎮定劑亦是瞓不到覺,每朝七至八時都會不安起身肚痾,試過睇過很多次醫生當中有腸胃科普通科,都是沒有用,一樣每朝都是肚痾,直至我睇了仁安精神科醫生,他說不用加我血清素,只是開了再普樂5mg給我,同食自己的血清素2粒,頭一星期食四份一粒,服食後真是沒有肚痾了,但焦慮及緊張程度亦沒有減退,瞓覺都是不太好,之後醫生加到半粒,服用兩星期後,情況有一些好轉,瞓覺亦都好了些,但間唔中都會焦慮緊張疑病症,直至前日複診,醫生話叫我食到一粒,即是5M G,請問歐陽醫生,這樣食法是正確嗎?因為我上網睇過這藥物的副作用很大,我害怕加到5MG會影響我,但暫時頭嗰三個星期食了都是由輕微手震,沒有其他副作用,所以想請問歐陽醫生是否繼續服用?謝謝你🙏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Elbo 你好,
焦慮症及驚恐症是近似問題,問題根源是情緒不安導至不同的身體反應,相對輕微及持續的常叫作焦慮,短暫及強烈的便叫作驚恐。
問題還是心理為主,愈是擔心愈是解決不到便會惡化,反之放開有時會自然消失,醫學上定位不是生理問題,雖則上有很多腦傳導物質失衡理論去解釋身體反應的原理及為何用藥,但其實失衡都是因為壓力而致,也有時同一病人是身體出了真正問題,再引發焦慮而產生更多身體不適。
治療方面,雖說是心理疾病,理論上解釋及教導病人怎去面對身體反應可以有助,但現實上病人只要繼續有身體症狀,便會繼續恐懼擔心。
所以包括本人在內,反而是以藥物為主,而使用不同藥物在不同病人身上,原理不是因為某個疾病標籤而使用某個特定藥物,而是根據病人的病徵,藥物反應,副作用等而選擇,最重要是能控制病徵及沒有副作用,當病人得到舒緩及再作出適當解釋,導致病發的壓力便會減少消失而根治。
主要藥物是抗抑鬱藥及鎮靜藥,使用適當大部分病人已經能沒副作用地病情受控,而當穩定後一段時間如幾個月便能根治,但如果只是不停反覆或有副作用困擾的話,很多個案長期用藥也不會好,所以最重要是根據病人不同時期的情況準確地調較藥物,需要一定經驗和溝通良好才可以。
再普樂確是在焦慮驚恐問題少為使用的藥物,也很強力及容易出現副作用,但千萬不要自行調節藥物,病人對藥物認識不足不可能比醫生開的效果好或副作用少,很多時效果不好或有副作用是因為醫生同病人溝通不足而引致,所以還是跟主診醫生商量,就算同一個病人不同時期的需要也有很大分別。
歐陽國樑 醫生
會員#30784 Ms. Lau
性別認同障礙
病患者男 - 20歲
我個仔 一直屈屈寡歡,而且本身性格比較文靜,近年先知道佢有性別認同障礙,加上佢學業壓力好大,以致情緒比較差。佢接受唔到自己身體身份,所以每一刻佢都情緒低落,唔想出街,唔想食嘢,唔想交際,唔想面對呢個社會。
香港都比較少有呢方面嘅醫治,同埋心理輔導,請問各位醫生我應該可以點樣幫助佢,呢種情緒病能夠醫治到嗎?
歐陽國樑 醫生回覆
Ms Lau 你好,
性別認同障礙或更新名稱後叫性別不安這個問題,是患者天生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反,而做成患者生活及心理很大困擾,這個問題原因還是不明,但知道不是來自其他生理及心理疾病,不能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來使患者有相同的生理心理性別。
一般的評估大部分精神科醫生也可以,但有經驗去幫助患者正常生活的精神科醫生不多,因同類患者只是少數,而且在公立會歸合在個別的性別診所處理,所以只有轉介到公立的性別診所或找曾在性別診所工作的私家醫生處理會妥當些。
但你(兒子)的情緒問題很明顯已超過性別不安的程度,而不難斷定已是抑鬱症,雖然很可能還是跟性別不安有關發展出來,現應立即帶(他)去見醫生處理好情緒病,之後才慢慢研究性別不安的處理方向不遲。
歐陽國樑 醫生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歐陽國樑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