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黃啟斌醫生文章
黃啟斌醫生(男)
Dr. WONG Kai Pun
外科
值得推介 : 4
甲狀腺手術的難處
容易受傷的神經 ─ 甲狀腺手術的難處
和病人商討治療甲狀腺病治療方案,手術往往是最徹底和成效最高的方法。但病人都會帶點擔心和憂慮,除了擔心疤痕影響美觀,也憂慮手術的風險和出現併發症。很多病人都會提及手術後,擔心不能再說話,變成啞巴一樣。其實,這與游走於甲狀腺、氣管與食道之間兩條容易受傷的神經有關。它們叫作喉返神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左右各一,控制着你左右聲帶的活動。一旦神經受損,聲帶就好像中風病人一樣,不能活動自如。
說話聲音會變得沙啞,聲量也大大減少。說話時也會比較吃力,往往不能作長時間交談,連傾電話也不能隨心所欲。除了說話以外,喉返神經受損的病人容易嗆喉咳嗽,嚴重的個案,還會出現穩性吸入性肺炎(silent aspiration pneumonia)。雖然不是啞巴,但這也帶來平日生活上很多的不便。
幼細的喉返神經提升甲狀腺手術的難度
喉返神經如橡筋般幼,外科醫生先要在芸芸組織中找到這條幼細的神經線,把它從其他組織分離出來,不能切斷,也不能令它受傷導致功能受損。只是輕輕一拉或是把神經壓一下,它便失去功能。這增加了甲狀腺手術的難度,亦令甲狀腺手術成為其中一種精細手術的原因。
病人也不需要諱疾忌醫
游離神經過程中,醫生不能作太大的拉扯動作,往往是一毫米一毫米地進行,要果斷,也要精確細心行事。這條神經猶如初生嬰兒一樣,精緻也容易受傷,需要我們小心呵護。雖然它是如此容易受傷,但病人也不需要諱疾忌醫。若真的有需要接受手術,由經驗豐富的甲狀腺外科醫生為你進行甲狀腺手術,神經受傷的機會也只是大約1%。
hk.on.cc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謎一樣的副甲狀腺
副甲狀腺(Parathyroid)是個好細小的組織 ,大小如一粒黃豆般大。大多數的副甲狀腺生長於甲狀腺旁,所以又稱甲狀旁腺。對一般市民,副甲狀腺好像是謎一般的結構,其實對醫生來說,處理副甲狀腺問題,也像解謎尋寶一樣。
副甲狀腺功能亢奮症的病徵不明顯
副甲狀腺分秘副甲狀腺素,用作控制血鈣水平。如副甲狀腺素過高會導致血鈣水平升高,這就是副甲狀腺功能亢奮症(副甲亢)(Hyperparathyroidism)。雖然身體會通過尿液排出過量的鈣,但尿液中鈣濃度偏高,鈣會結成晶體形成腎石問題。副甲亢會令骨質疏鬆更早出現,也會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副甲亢的病徵並不明顯,只能透過醫生的解謎能力,順藤摸瓜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
每人副甲狀腺存於不同身體位置
大部分人身體裏面只有四個副甲狀腺腺體在頸中,但每人身體情況不同,部分人只有三個,另一部分人可以有六粒腺體。除了數目的變化,它的位置也是多變。不單是頸前方,甲狀腺附近,它可以生長於胸腔大血管旁,也可生長於食道後面的位置。傳統副甲狀腺手術在頸中尋找這些小器官,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
四維電腦掃描有助增加治愈的機會
如果手術前能準確找到病變的副甲狀腺的位置,病人便可進行微創手術,手術時間便可縮短,創傷也大大減少。除了一般的超聲波(Ultrasound)和同位素檢查 (Sestamibi Scan),最近引入的四維電腦掃描(4DCT)大大幫助外科醫生在手術前為病變的副甲狀腺定位,增加微創手術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治愈的機會。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