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小劍醫生文章
陳小劍醫生(男)
Dr. CHAN Siu Kim, Jason
內科 / 腎病科
值得推介 : 2
每日8杯 上班族飲水提神減生腎石尿道炎風險
忙碌的OL工作中途即使口渴,都未必有空停下來飲杯水。飲水對健康其實十分重要,腎科醫生表示,脫水可以引起很多問題,例如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倦、便秘,甚至因血液的水份減少引致低血壓,長遠可增加生腎石、尿道炎風險,故建議上班族培養按時飲水的習慣,每日飲6至8杯水、每杯約250毫升。
水份有助新陳代謝
腎科專科醫生陳小劍表示,不少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忽略了身體的飲水需要,建議可利用智能手機app,或預先將一支1,000毫升的清水放在辦公桌,有助提醒自己多飲水,也可制定飲水時間表,確保每日水份充足。尤其每朝都匆匆忙忙趕出門的人,返到公司後,情緒都比較緊張,受緊張的荷爾蒙影響,例如腎上腺素上升,會令人出汗,以至水份流失,此時最好要飲水補充。
水份有助新陳代謝,陳指身體若輕微脫水,會令血液濃度上升,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引致精神不集中及容易疲倦。打工仔若出現此情況,不妨放下工作先飲杯水,補充水份,幫助頭腦清醒。
長期飲水不足 增加生腎石及尿道炎風險
至於因工作環境未能隨時如廁,平日較少飲水的打工仔,如職業司機、收銀員、派傳單或銀行櫃台職員等,陳建議除早上起床後要飲水外,可在午飯前或小休前一小時,先飲兩杯水,到休息時段便可如廁,可避免工作中途要去廁所,但放工後更要適當補充水份。
長期飲水不足會增加生腎石及尿道炎風險。陳指當身體脫水,尿液的物質會結晶及累積,引致生腎石,影響腎臟、膀胱及輸尿管,常見如地盤工人會較易生腎石,因他們飲水較少,加上出汗太多,令身體容易散失水份,當排尿量減少,便可致尿液結晶及形成腎石。另外,飲水不足令尿量減少,可增加尿道炎風險,尤其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細菌容易經尿道走入膀胱,誘發尿道炎,如飲水足夠,尿量正常,「小便可將細菌沖出嚟」,就可減少細菌殘留,預防尿道炎。
飲水都有方程式,陳指,每公斤體重需要30毫升水份,以一名50公斤體重女士為例,每日最少應飲用1,500毫升、即6杯水。但切忌一次過飲太多水,如不應在一小時內連續飲4大杯水,否則會因血鈉濃度過低,即血液中的水份比鈉多,水份會進入腦細胞,增加腦水腫等風險,引起頭痛、嘔吐、惡心等症狀,即「水中毒」,過往也曾有馬拉松跑手在賽後因狂飲水而出事。
想知道自己是否飲水足夠,市民可觀察小便的顏色,小便呈淺黃色,代表身體飲水充足,小便變深色,例如深橙色甚至啡色,則可能是身體水份不足的警號,須多加留意。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喪做運動壞腎
本港近年興起運動熱潮,不少人愛上跑步、踩單車或做gym狂操肌,甚至三項鐵人挑戰自我,但運動新手要提防過度運動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腎科專科醫生陳小劍表示,突然喪做運動,致肌肉過份勞損及壞死,造成橫紋肌分解,引起腎臟併發症,嚴重可致腎衰竭要洗腎保命。提醒市民做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身體長時間做重複動作,如跑步、舉啞鈴、做掌上壓、踩單車;甚至參與馬拉松及三項鐵人賽等耐力運動,若訓練不足,也可致橫紋肌溶解症。陳解釋,當肌肉勞損至壞死,不能即時復元,橫紋肌(即包住骨骼的肌肉)內一種物質「肌紅素」會流入血液,令血液的肌酸酵素比正常高五至十倍不等。患者會出現周身肌肉疼痛、小便呈茶色症狀,肌紅素會傷害腎臟細胞及阻塞腎小管,嚴重可致腎衰竭。
橫紋肌分解 小便變茶色
他說:「平時冇乜運動,突然跑五公里,半日或一日後周身肌肉好痛、小便變茶色等都係症狀。所以冇做開訓練嘅市民,就唔好勉強自己去做劇烈運動。」港人近年熱衷參與馬拉松,但並非人人也有充足準備,尤其10公里賽事參加者,如誤解可馬虎上陣,平日欠缺訓練,也有可能患此症。
因劇烈運動致中暑,也可傷害器官包括肌肉組織,同樣增加患橫紋肌溶解症風險,因為脫水會影響腎臟血液流動,陳小劍指出,過往曾有2至3名中年男性因中暑致橫紋肌溶解症,出現腎衰竭要洗腎保命,當中包括行山人士。故他提醒行山人士要避免脫水和中暑;運動新手也切忌與人比拼,如鬥快跑步、做掌上壓或踩單車等,凡事應量力而為。
運動造成的肌肉痠軟一般兩至三日內可康復,但橫紋肌溶解症的周身肌肉痛會持續,茶色小便更為明顯症狀,市民如有此情況,應及早求診。注射生理鹽水可加快腎臟排走肌紅素速度,舒緩病情。
橫紋肌溶解症預防方法
1.如無運動習慣,運動時要循序漸進
2.運動新手不應盲目參與比拼運動,如與同伴鬥快跑步
3.運動期間及之後飲水,避免脫水
4.運動後避免飲酒,預防水份流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