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澔賢醫生文章
陳澔賢醫生(男)
Dr. Chan Ho Yin
牙科
值得推介 : 56
拆解坊間對植牙的迷思
植牙是把身體能接受的物料(如:鈦金屬)植入牙槽骨內,作為支撐假牙的部分,然後在植體上鑲嵌人造牙冠、牙橋及放置假牙托。很多病人對植牙都有很多疑問,這次就讓我為大家解答四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植牙是否比假牙好?
植牙是否比假牙好這個問題在牙醫界都有不同意見,其實面對不同的病人都有不同的方案,很難一概而論。以單一隻缺失牙齒來說,植牙的10年成功率可達至95%,在這種情況下,植牙的好處除了不需依靠旁邊的牙齒作支撐外,亦不會傷及周邊的牙齒。當然有些病人是不適合植牙的,如患有免疫系統疾病、血科相關的疾病等等的病人都不宜植牙。另外,如病人是整個口腔都只有少量牙齒或完全沒有牙齒,由於植牙需要的維護較多,到牙醫診所覆診的次數會較頻密,因此需要充分考慮術後維護的可行性。如果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我們還是會建議選擇假牙。
植牙是否終身有效?
很多人以為植牙後就能一了百了,但其實植牙只可稱為「半永久」的選項。植牙或假牙其實和真牙一樣都需要定期保養,亦有需要定期覆診及進行檢查,並配合正確的使用習慣,植牙才能長期維持下去。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箍牙必須落骨釘?打骨釘究竟痛唔痛?
筆者發現有不少來箍牙的病人,一聽到要「打骨釘」,就不寒而慄,甚至直接被 「棄權」。但其實落骨釘並沒那麼可怕。
什麼是骨釘(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 TAD)?
骨釘又叫支抗釘 或 微種植釘,正式學名為「暫時性支抗裝置」(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 - TAD)。
通常由不銹鋼或者鈦合金製作成的微小骨釘。因為直徑只有1.2—2mm,身長一般在4-12mm,植入身體的部分異物感非常小,幾乎無法感覺到。
為什麼要落骨釘 ?
在口腔內,要把一顆牙齒移動到正確位置,就要給牙齒施加一個方向的力。
如以固定的牙作為施力點,因為力是相互作用的,牙齒在拉動目標同時也在被拉。
原本整齊的牙齒就可能會移位,而這種結果是醫生不想看到的。
那如何用一個牙齒以外穩定的施力點?
有,就是骨釘! 它在牙齒中間穩穩地固定,是一個不會產生任何移動的施力點,可以精準控制牙齒移動。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暢談日常牙齒保養秘訣!保養得宜年老至100歲也可以擁有健康牙齒!
大家幼年時期有20隻乳牙,至6歲開始進入換牙時期後,換成的28隻的恆齒隨會跟隨我們一生。牙齒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它會影響我們進食、說話、發音、儀容及牙骹肌肉等活動等等。倘若口腔保養得宜,年老至80歲也可以擁有健康的牙齒!有見及此,今日想為大家談及有關保養牙齒的日常秘訣,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保持牙齒健康呢?又有甚麼錯誤習慣不宜做以免傷害牙齒呢?
正確的刷牙方法
首先,正確的刷牙方法可以減少口腔內細菌繁殖約12至24小時。因此,建議大家每日最少要早晚各刷一次牙,分別是起床食早餐前刷牙一次,以及在晚上飯後睡覺前再刷一次。早上刷牙的原因是因為經過一夜睡覺後,我們口腔內積存了大量細菌,如果起床後未有刷牙就立即進食早餐,令口腔內的細菌分解食物殘渣,讓口腔變成酸性,容易造成蛀牙和牙周病問題。同樣道理,晚上飯後睡覺前刷牙是因為我們在睡覺時唾液腺分泌減少,如果未有徹底清潔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會令細菌分解食物殘渣,導致口腔變成酸性,大大增加出現蛀牙及牙周病的風險。除了要早晚刷牙外,挑選一支適合的牙刷亦十分重要,大家應該挑選軟毛牙刷,避免傷害牙齒及牙齦。牙刷的刷頭應該短而窄,能靈活地轉動及清潔口腔內不同的牙齒位置。另外,建議大家每三個月至半年應更換新的牙刷,如果發現刷毛已開花亦應立即更換。
每日最少使用一次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齒
每日最少使用一次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齒。
使用牙刷只能清潔牙齒咬合表面位置,但無法清潔牙齒與牙齒間的接合位置。因此,建議大家每日需要使用牙縫刷或牙線,才能有效清除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挑選牙縫刷時應配合自己牙縫大小而選擇相應尺寸;至於牙線則應挑選線身幼細及較為硬身的,較易於穿入牙齒之間的位置。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傳統牙箍vs隱形牙箍點揀好?箍牙箍一世?牙醫解答4個箍牙迷思
1. 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箍牙方法
2. 箍牙方法:傳統牙箍 vs 隱形牙箍點揀好?
3. 完成箍牙後牙齒可以永遠整齊?定或要箍牙要箍足一世?
4. 幾多歲開始箍牙最好?
1. 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箍牙方法
目前主要有三種箍牙方法,傳統牙箍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最傳統的金屬牙箍,採用不銹鋼「牙釘」;第二種是內箍方法,主要將牙箍固定於牙齒內側表面,不為外人察覺。第三種是近年較流行、外形上較美觀的隱形牙箍,是透過3D掃描技術將患者牙齒排列影像傳送到電腦,再由牙科醫生設定最適合患者的牙齒位置及移動過程,之後用壓模技術製成牙套。
2. 箍牙方法:傳統牙箍 vs 隱形牙箍點揀好?
傳統牙箍適合絕大部分人士進行牙齒矯正,而牙科醫生亦可以透過擺放「牙釘」的位置、更換不同特性的金屬線,以及在金屬線上作出細緻調節,相對其他箍牙方法更為準確,亦都適合比較複雜個案,舉一例,如果患者牙齒藏在骨內,其實未必適合使用透明箍牙,相反,是一定要用靠鋼線,把患者的牙齒拉扯出來。
至於透明箍牙,則適合牙齒無需要太多改動的患者,例如高角臉型、前開咬合、簡單排齊等不用脫牙又較為微小的牙齒移動,都適合使用隱形牙箍。另外,使用隱形牙箍有一前提,是患者必須十分自律每日至少要佩戴牙箍22小時,變相令三餐進食時間平均只有半小時。所以如果有意佩戴隱形牙箍的人士,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牙箍不離口」的自律生活。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箍牙你要知
擁有一排潔白和整齊的牙齒是很重要的,所以愈來愈多人會選擇箍牙來改善儀容,但在決定箍牙前又有很多疑問,例如是否一定要拔牙? 是否適合箍牙?哪種箍牙方式比較好?這次一連三篇文章為大家一一解答。
很多人在箍牙前都會考慮是否需要拔牙,對於此其實沒有特定的答案。不同個案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就算諮詢不同牙醫亦有機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在箍牙前不應著重考慮是否需要拔牙,而是決定箍牙的最終目的,如排齊牙齒,改善臉型或改善倒及哨牙等等。
拔牙要考慮的因素?
箍牙前要拔牙一般都是為了製造空隙,透過拔牙來換取空間,有助排齊牙齒。某些個案的牙列不是太擁擠,牙科醫生可以透過磨牙 (interproximal reduction) 或臼齒遠移 (molar distalization) 來製造更多空間,並不一定要拔牙。另外,改善臉型都是其中一個拔牙前要考慮的因素。如果臉型或輪廓較突出,有哨牙或倒及牙,都有機會需透過拔牙來改善臉型。
拔牙會拔哪一顆?
如果需要拔牙,一般都會拔除第一小臼齒 (1st Premolar)。因為一般來說拔牙要達到的是左右和上下對稱,所以最常見的是拔掉4隻小臼齒,來製造更多空間以有效排齊牙齒。透過拔除第一小臼齒後,就能把門牙向後推,明顯地改善臉型輪廓。不過有些情況是不能進行對稱拔牙,例如當有嚴重蛀牙出現,則多數會建議拔除爛牙。第二常見的是要拔掉智慧齒,如某些輕度哨牙個案的病人不希望拔牙,可以考慮拔掉智慧齒,把整個上顎門牙牙弓向後拉,這就能有效改善哨牙。不過拔掉智慧齒這個方案有機會要透過手術方式進行,而且能利用的空間很小,牙醫一般會先和病人商討。另外,下顎的門牙都是需考慮拔除的牙齒。常見的臨床情況是,有些中年病人只有下排門牙特別擠迫,但其餘全口牙齒整齊,這時候牙醫一般會建議拔掉一隻下顎的門牙來排齊牙齒,並解決牙齒擁擠問題。
對於同一個箍牙矯齒個案,不同牙醫會有不同解決方案,都是務求能夠簡單地解決牙齒排列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綜合醫療程序和美學藝術的治療。建議大家決定箍牙前可諮詢不同牙醫的意見,充分考慮自己想要的效果,再決定最後的箍牙方案。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上一頁
下一頁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