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潘冬平醫生文章
潘冬平醫生(男)
Dr. Ronnie Poon
外科
值得推介 : 0
亞洲首個具醫療指引的「香港肝癌分期系統」
香港一年約有1,900宗肝癌新症,在致命癌症中排行第三。惟以往當患者的腫瘤已達晚期,或入侵血管時,便排除外科手術治療。香港大學建立全亞洲首個具醫療指引的肝癌分期系統,建議中或晚期病人均可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令肝癌病人五年存活率增加五成。
醫學界過去一直採用於1999年「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統」作為治療指引,但亞洲專家普遍認為該系統過於保守,若患者屬於多發性腫瘤或腫瘤入侵血管,便不會採取外科手術治療。港大醫學院搜集瑪麗醫院自1995年至2008年3,856名肝癌病人的2,026項數據,作出統計及分析,根據病人狀態、肝功能及腫瘤範圍將肝癌分為5期,建議對腫瘤局限在肝臟,如患有多發性腫瘤或腫瘤入侵血管的中晚期肝癌病人,使用更積極的手術治療,也成為全亞洲首個具醫療指引的「香港肝癌分期系統」。
該學院外科學系教授潘冬平稱,新系統能精密的統計分析,清楚分辨不同期數病人存活率,對局限於肝內中或晚期肝癌採取積極手術治療。研究亦顯示,香港肝癌分期系統的中位存活期由8.9個月增至16.6個月,較舊系統多出一倍,五年存活率增加50%。潘冬平續稱,將肝功能、身體狀況等納入此系統能適用於任何肝癌因素,因此其他地區也能採用。他更建議家族背景曾有肝癌、酗酒等人士於30歲後,每半年進行超聲波檢查,盡早接受診斷。
現年65歲的溫先生,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其父亦死於肝癌,他於去年11月因腹脹入院才發現患有肝癌。當時私家醫生發現4個腫瘤,最大一個達13厘米,認為不宜做手術,只能接受經動脈化療栓塞。唯溫先生希望能徹底切除,之後到瑪麗醫院求診,根據新系統的指標,可接受手術治療,他笑言手術後「好似無病過」。
am730.com.hk
選文:Anna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