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衞生署與國家藥監局舉辦「大灣區醫療器械法規及上市流程培訓」講座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5年5月27日
衞生署今日(5月27日)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合作,在香港舉辦了「大灣區醫療器械法規及上市流程培訓」講座,旨在協助本地醫療器械業界開拓內地市場,促進兩地在醫療創新及合作上的發展。
此次講座吸引了超過130名本地醫療器械行業代表參加,為期半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及多名審評員擔任主講嘉賓,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內地醫療器械的主要法規及註冊流程,涵蓋有源產品、無源產品及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要求。
與會者普遍表示,講座內容豐富且實用,讓他們對相關法規和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衞生署表示,未來將繼續為業界舉辦更多專題活動,進一步強化香港在醫療創新中的獨特優勢,積極配合國家的開放發展方向。
中國作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市場,這次的培訓講座無疑為本港業界注入了新的動能。
Seedoctor 醫務資訊平台
2025年5月27日
科大參加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展示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的領先地位
香港科技大學
2025年5月26日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近日參加了2025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展示其在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成就。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醫療專家及業界領袖,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健康體系的公平與創新。
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在論壇上強調,大學在拓展醫療知識及培育未來專業人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她指出,面對複雜的健康議題,各方需加強合作,並透過科技創新轉化為實際成果,讓優質醫療成為全民的權利。
此次論壇中,科大展出了多項創新研究成果,涵蓋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等各個方面。科大與港怡醫院及醫思健康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醫療服務中引入先進技術,以提升病患護理和營運效率。
在論壇的專題環節中,與會者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及挑戰,並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大致力於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改善公共健康具有深遠意義。
這次高峰論壇不僅展示了科大的創新實力,也為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衞生署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 受資助牙科服務覆蓋全港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5年5月26日
衞生署今日(5月26日)正式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旨在為經濟困難的弱勢社群提供政府資助的牙科服務。該計劃預計每年可為約四萬人次提供服務,覆蓋全港十八區。
計劃參加者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並已登記在醫健通,符合特定的社會福利條件。參加者可每180天申請一次牙科服務,包括口腔檢查、牙痛緩解藥物、X光檢查及補牙或拔牙。
每位參加者需向非政府組織繳交50元行政費,政府亦會對符合條件的受助者全數資助該行政費用。這項計劃不僅能改善弱勢群體的口腔健康,也體現了政府對提升公共健康的承諾。
感興趣的市民可查閱衞生署專題網頁獲取更多資訊及預約服務。該計劃的推出,標誌著香港在提升社區牙科服務可及性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東區康健站擴充為康健中心 提升社區健康服務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5年5月22日
醫務衛生局今日(5月22日)宣布,東區地區康健站將擴充為東區康健中心,並由香港復康會負責營運,為期三年。新康健中心位於小西灣康健綜合大樓,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現有康健站面積的三倍,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投入服務。
新中心將設有多個診療室、復康設施和視聽評估室,並提升健康教育活動的設施。根據營運服務合約,復康會需在營運的首年內於同區設立兩間附屬中心,以更好地服務社區。
此外,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將於今年第三季屆滿,經過公開招標後,仁濟醫院董事局獲得該中心的營運合約,亦將設立四間附屬中心。
隨著東區康健中心的啟用及中西區和油尖旺地區康健中心的即將開放,全港地區的康健中心數量將於今年內增至十間,進一步提升本港的社區健康服務水平。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