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耳鼻喉科專科】李學楠醫生執業地址更新告示
耳鼻喉科專科 - 李學楠醫生
2025年7月4日
醫務資料更新告示
李學楠醫生〈耳鼻喉科專科〉
相關之執業資料已更新為:
極致醫療
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625號雅蘭中心二期6樓604-607室
聯絡電話:23332268
Perfect Union
Room 604-607, 6/F Grand Plaza Office Tower Two, 625 Nathan Road, Mong Kok, Kowloon, Hong Kong
Tel: 23332268
( 已完成 Seedoctor 醫務資料認證程序 update: July 2025 )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麻疹個案 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5年7月3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七月三日)宣布,正在調查一宗與早前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麻疹個案,並重申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
這宗個案涉及一名十個月大的男嬰,他是中心之前公布的兩宗麻疹個案的密切接觸者。該男嬰在潛伏期內未曾外遊,並在六月三十日及七月一日期間出現發燒及皮疹。經檢測確認他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目前已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中心調查顯示,男嬰尚未接種麻疹疫苗,且在傳染期曾到訪佐敦一間私家診所。該診所的接觸者追蹤工作已發現21名密切接觸者,其中包括三名尚未接種麻疹疫苗的一歲以下幼兒。
中心呼籲市民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並確保接種麻疹疫苗。徐樂堅醫生指出,香港的免疫接種覆蓋率高達95%以上,但由於本港面臨輸入麻疹病毒的風險,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士仍然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市民如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應提前檢查自己的疫苗接種紀錄,並諮詢醫生進行接種。中心亦提供了多項預防麻疹的措施,包括保持環境通風、勤洗手及避免與未有免疫的人士接觸。
市民如需了解更多有關麻疹的信息,歡迎瀏覽衞生防護中心的專頁。
港大醫學院創新療法結合中西醫治療自身免疫疾病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5年7月3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取得重要突破,發現將中藥黃芪的活性成分與西藥甲氨蝶呤(MTX)聯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乾燥綜合症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慢性炎症反應。
這項研究由林响教授和沈劍剛教授領導,團隊分析過去40年針對五種常見自身免疫疾病的中藥複方,發現黃芪是最常用的傳統藥材。研究證實,黃芪能抑制負責攻擊正常細胞的濾泡輔助T細胞(Tfh細胞),而MTX在此方面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導致Tfh細胞數量上升。
此外,研究團隊首次從黃芪中分離出活性成分毛蕊異黃酮,證實其對Tfh細胞的抑制作用,並成為首個BATF轉錄因子抑制劑。這為跨物種的治療應用奠定了基礎。
研究表明,聯合使用黃芪和MTX不僅能降低MTX的劑量,還能提升療效與安全性。林响教授表示,這一成果標誌著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並對抗藥性和副作用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這項研究具有高度臨床轉化潛力,未來有望惠及全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並為中醫藥活性成分的現代化開發提供循證依據。相關數據已在2025年歐洲抗風濕病學聯盟年會上展示,為後續臨床試驗提供支持。
這項研究獲得多項資助,包括香港研究資助局、醫務衛生局及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等。
中大研發新型基因療法 緩解柏金遜病徵狀
香港中文大學
2025年7月28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療法,為柏金遜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這項研究的成果已發表於權威期刊《分子治療》中。
柏金遜病是全球第二常見的腦退化疾病,患者面臨震顫、動作遲緩及肌肉僵硬等運動症狀,還可能伴隨睡眠障礙和情緒異常。目前,對柏金遜病的治療主要集中於症狀緩解,尚無根治方案。
中大研究團隊的新療法利用重組腺相關病毒(rAAV)一次性注射至目標腦區,成功緩解腦退化病變並改善病徵。研究表明,改良的SUMO1治療肽能有效阻止與病情相關的α-突觸核蛋白的聚集,從根源上提供神經保護。
團隊的領導者陳文博教授表示:“這項療法標誌著柏金遜病治療的重要突破,有助延緩患者病情惡化。”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推進臨床試驗階段,期望能開發出惠及全球患者的治療方案。
此外,該團隊在香港創新科技署的支持下,成立了初創公司SUMO Therapeutics,專注於開發針對柏金遜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創新療法,展現了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決心。
這一突破性研究為柏金遜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未來有望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醫療券服務點在廣州增至四個 便利香港長者就醫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5年7月28日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將於本周四擴展至廣州市的廣東省中醫院,這是該計劃在廣州市的第四個服務點。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將能夠使用醫療券支付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費用。
政府表示,廣東省中醫院是第二間參與該試點計劃的中醫院,這將為長者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目前,大灣區內地城市可以使用醫療券的服務點已增至16個,惠及超過178萬名合資格的香港長者。
在廣東省中醫院,醫療券適用於十個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包括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骨科、婦科、皮膚科、乳腺科及針推康復。
特區政府強調,香港長者在大灣區的任何服務點使用醫療券,均需先登記加入醫健通。該計劃的醫療服務收費將以人民幣結算,並適用於配偶共用醫療券和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
這一新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香港長者的醫療服務可及性,讓他們在內地享受更便利的醫療照顧。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