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日本十都縣水產品進口禁令刊憲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3年08月24日
禁止源自日本福島等十個都或縣水產品進口的食物安全命令今日刊憲。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評估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對食物安全的影響,多個部門會加強檢測日本進口食品、本地魚產品和本港水域的輻射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維持市民信心。
跨部門專責小組由環境及生態局、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漁農自然護理署、天文台、衞生署和政府化驗所組成。專責小組今日舉行記者會,交代加強保障食物安全的安排和細節,以及政府應對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工作。
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楊碧筠表示,她今日已行使《食物安全條例》下的權力發出相關食物安全令。
根據命令,凡源自東京、福島、茨城、宮城、千葉、群馬、栃木、新潟、長野和埼玉十個都或縣,且於明日零時零分或之後收穫、製造、加工或包裝的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一律禁止輸入香港和在港境內供應。
至於其他未被禁止輸入香港,和在香港境內供應的日本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食安中心會進行全面輻射水平測試。
食物安全專員黃宏表示,食安中心自4月起逐步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檢測,特別增加對水產品的檢測。自6月中至今,食安中心大約檢測10,357個日本進口食品樣本,當中逾半屬水產品,此數量已等同去年全年的檢測量。她強調,現時所有水產品都經過食安中心檢測。
她續說,食安中心重視業界,會與他們保持緊密溝通,今早已為業界舉行兩場網上簡介會,逾700人參與,稍後食安中心會再辦第三場簡介會。
食安中心每個工作天會在網頁公布有關日本進口食品樣本輻射檢測結果,資料會轉載環境及生態局每個工作天發布的新聞公報。
漁護署助理署長黎存志表示,署方明天起加強本地魚產品輻射水平的監測,會檢測魚類統營處魚類批發市場批銷的捕撈魚產品,並在香港水域、魚類養殖區採集樣本進行監測。檢測頻率由現時每月一次,增至每日一次,檢測結果每日在署方網站公布。
天文台助理台長李立信說,天文台一直監測本港的環境輻射水平,包括每季從本港水域抽取海水樣本,測量當中的氚和人工伽馬放射性核素含量。
因應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放,天文台上月開始加密本港水域海水樣本的輻射監測至約每月一次,如有需要會應因情況調整次數,監測結果會在部門網站公布。
https://www.hko.gov.hk/tc/sitemap.html?menu=1313
送藥服務擴至所有公院專科門診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3年08月24日
醫院管理局公布,下周起擴展藥物送遞服務至轄下所有醫院專科門診,病人診症後可選擇將藥物送到家中或本港指定地址,無須在藥劑部等候領取藥物。
醫管局總藥劑師李成章今日會見傳媒時表示,送藥服務是醫管局一項全新服務,暫時只供專科門診的病人使用。除了免除病人在藥劑部等候,該局期望新服務可縮短在現場取藥病人的輪候時間。
醫管局並提供藥劑師用藥指導服務,藥劑師會在病人收到藥物後聯絡他們,解答用藥查詢。
送藥服務3月推出,最初為遙距診症病人而設,其後逐步擴展至不同醫院聯網的專科門診,至今逾1,300名病人曾使用服務。瑪麗醫院訪問300多名使用送藥服務的病人,他們都非常滿意。
李成章說,當局未來數月會在醫院大堂訪問選擇親身輪候領藥的病人,收集更多意見,進一步改善送藥服務。
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3年08月10日
世界衞生組織宣布將新冠病毒變異株EG.5及其亞系列為需留意變異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感染及重症個案。
現有證據顯示,EG.5對全球造成低公共衞生風險,與其他流行的需留意變異株風險相若,至今沒有報告顯示其致病的嚴重程度出現變化。然而,EG.5的增長優勢及免疫逃逸特性或導致感染個案上升,並於部分國家甚至全球成為主流變異株。
根據防護中心監測數據,本地2019冠狀病毒病活躍度回落。上月30日至本月5日每天新增陽性檢測數目、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收集的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比率、每周嚴重個案及經初步評估死因與該病有關的死亡個案,以及定點普通科門診監測數據均較之前一周下降。
根據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測的陽性樣本,以及新冠嚴重和死亡報告個案樣本的基因分析,EG.5約佔個案5.3%。本港首宗EG.5個案於4月22日的一周錄得。
此外,中心一直密切監察本地流感情況。整體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於截至上月1日的一周開始上升,截至本月5日的一周,流感病毒每周陽性百分比為8.31%,甲型(H3)流感為主流分型;以每一萬人口計,整體公立醫院主要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0.29。
為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市民特別是幼童、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盡快接種疫苗,詳情可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7980.html
旺角猴痘疫苗接種中心27/7起運作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3年07月26日
本港近日錄得的猴痘確診個案顯著上升,其中涉及高風險男男性接觸。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明日起在旺角增設指定猴痘疫苗接種中心,供高風險群組預約和接種疫苗。
新增接種中心位於旺角亞皆老街147C號衞生防護中心大樓2樓,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8時,公眾假期除外。高風險目標群組即日起可經電郵或於辦公時間致電專線2547 1900預約接種。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至今錄得16宗猴痘個案,涉及16名年齡介乎25至59歲男子,八宗為本月錄得,其中四名患者沒有外遊紀錄,初步調查顯示屬源頭不明本地感染個案,反映猴痘病毒或在本地高風險群組傳播,不排除出現爆發。
上述16宗個案中,11人未接種猴痘疫苗、兩人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中心指出,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猴痘,強烈呼籲高風險人士盡快接種,如出現猴痘症狀應盡早求醫。
除新增的接種中心,高風險目標群組也可於衞生署轄下全部社會衞生科診所接種猴痘疫苗,無須預約。衞生署九龍灣綜合治療中心、醫院管理局伊利沙伯醫院和瑪嘉烈醫院的特別內科診所則繼續為到診者提供猴痘疫苗接種服務。
猴痘一般透過與有病徵人士的感染傷口作直接和密切性接觸而傳染,一般社交接觸感染風險極低。市民應避免進行高風險性行為。
支援自閉症學生計劃取得成效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3年07月24日
教育局2011至12學年起分階段在主流中小學推行先導計劃,加強支援自閉症學生,務求發展出適用於本地學校和有效的分層支援模式,促進他們融入課堂學習及社群。先導計劃成效顯著,局方2020至21學年起把計劃恆常化,並在2022至23學年投放約6,200萬元,大力推展計劃。
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增設了強項為本小組服務項目,按自閉症高中生的強項和興趣,為他們舉辦具特色且富趣味的課程。小組數目和課程逐漸增加,約100所中學近300名學生受惠。
教育局表示,分層支援自閉症學生計劃推行成功,見證跨界別協作的成效。局方期望社會各界加入援助行列,與自閉症學生同行。
以下是教育局副秘書長蘇婉儀7月24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報道全球首位自閉症患者特里普利特(Donald Triplett)離世的消息。特里普利特享年89歲,雖然他患有自閉症,卻擁有很強的記憶力及極高數學天分。他在銀行工作65年,在家人、朋友與同事的關懷及愛護下,一直過着健康、快樂和獨立的生活。特里普利特的一生正好證明,有自閉症的兒童也可以擁有幸福和充實的人生。
現時香港的公營普通學校約有一萬多名有自閉症的學生,教育局一直積極推行融合教育,為學校提供額外資源、專業支援和教師培訓,支援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近年教育局推行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並由20221至22學年起在計劃下新增強項為本小組服務項目,以加強公營普通學校對有自閉症的學生的支援。
全校參與 分層支援
教育局於2011至12學年開始,分階段在主流中小學推行加強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的先導計劃,務求發展出一套適用於本地學校和有效的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三層支援模式,運用有實證支持的策略,輔導學生發展學習、社交和情緒方面的適應能力,促進他們有效融入課堂學習及社群。有見先導計劃的成效顯著,教育局由2020至21學年起把這項計劃恆常化,並在2022至23學年投放約6,200萬元,大力推展計劃。
計劃下,教育局會安排跨專業支援團隊到校,提供諮詢、參與個案討論、觀課及回饋、舉辦工作坊和聯校網絡交流等活動,協助學校營造對有自閉症的學生友善的課堂教學環境,作為第一層支援;第二層支援方面,教育局通過學校與非政府機構協作,提供額外小組訓練,改善有自閉症的學生的社群適應和學習能力,並提升學校和教師的專業能力,以照顧學生需要;而學校亦會為學生設計個別學習計劃,作為第三層支援。業界和家長均對計劃有高度評價。
建基強項 發展潛能
我們相信人人皆有能,每個學生均擁有其獨特的潛能。許多有自閉症的學生會對某些專題產生強烈興趣,並堅持不懈地鑽研。近年,國際間推崇強項為本的介入模式,希望藉引導有自閉症的人士按其自身強項和興趣發揮所長,以提升他們的自尊、自信、社交參與、人際關係和生活技能,並協助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升學或職涯路徑,運用個人強項貢獻社會。有見及此,教育局自2021至22學年起,在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下新增強項為本小組服務項目,本着建基強項、發展潛能的理念,按有自閉症高中學生的不同強項和興趣,為他們舉辦具特色且富趣味的課程,內容涵蓋運輸規劃、科學與魔術、無人機編程和數碼短片製作。在2022至23學年,我們更把強項為本小組的數目增加約一倍至25個小組,並新增戲劇、定格動畫、機械臂和程式編寫的課程,約100所中學近300名學生受惠。
強項為本小組有兩大特色。首先,我們安排每個小組的學員來自不同學校,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結識新朋友。每個課程完結時,我們會安排「成果分享展」,引導同學分組合作進行畢業專案分享,向家長、老師及其他組員展示學習成果。在準備畢業專案時,同學亦能實踐課程所學的不同技巧,例如溝通合作、解決困難、時間管理、表達技巧和社交禮儀。第二個特色是引入雙專業的教學模式,即由具專業資格的學術導師教授相關專業知識並分享行業資訊,以及由對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有豐富經驗的社工,透過運用實證支援策略,適時在小組活動期間從旁指導學員,提升他們在社交、溝通或情緒管理方面的技巧。社工亦與學員的老師和家長定期聯繫,就同學的表現提出建議,以期做到家、社、校合作。
自推出強項為本小組以來,不少同學透過這個平台展現他們的強項和潛能。同學們的作品水平甚高,報告和表演亦十分出色,家長和老師均對同學有全新的認識和正面評價。此外,同學們均有很強的投入感和學習動機,非常期待參與每一節課。曾經有從不願意獨自離開自己社區的同學,願意走出舒適圈,目的就是參與小組課堂。有些同學原是獨行俠,但在小組中認識到志同道合的同儕後,開始主動交友,並學會珍惜彼此的情誼。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同學從小組活動找到人生方向,立志把興趣發展成為將來的職業。許多家長和老師均察覺到同學參加小組後,笑容多了,心境亦開朗了,在社交和情緒管理方面進步不少。
為慶祝計劃的成果,我們於6月24日舉行「強人是你.展翅高飛」成果展暨慶祝會。當日,曾參與計劃的學生、家長、學校教職員、課程導師和機構的專業人員濟濟一堂。大家通過成果展覽、學生匯報和表演,以及家長、導師的分享,了解各小組的特色和成果,同時感受同學成長的喜悅。
欣賞接納 攜手同行
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計劃的成功,見證跨界別協作的成效。我期望社會各界能加入我們的行列,與有自閉症的學生同行,多聆聽、理解、接納和欣賞他們獨特的性格,給予多一點關心和鼓勵,協助他們打開心門,讓他們在人生舞台上擁有展翅翱翔的勇氣和力量,就像特里普利特一樣,生命充實和豐盛。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