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本港錄首宗人類感染猴疱疹病毒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04月03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錄得首宗人類感染B病毒,即猴疱疹病毒病例。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37歲男子,他2月下旬曾在金山郊野公園被野生猴子襲擊受傷。
防護中心正調查個案,並提醒市民避免觸摸或餵飼野生猴子,以減低感染病毒的風險。若被猴子咬傷或抓傷,應盡快以清水沖洗傷口並立即求醫。
上月21日,該名男子因發燒和神智不清被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並入院。他現時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情況危殆,其腦脊液樣本今日經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測後證實對B病毒呈陽性反應。
防護中心表示,此類個案曾在美國、加拿大、內地和日本等地出現,主要由猴子咬傷或抓傷而引起,人傳人情況非常罕見。
B病毒可自然存在於獼猴的唾液、尿液和糞便等,而獼猴屬香港常見的野生猴子。受感染的人最初會出現流感樣病徵,並可能演變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機構公布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02月19日
政府公布把七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當局預期各試點機構今年第三季起陸續開展計劃相關安排,讓合資格香港長者以醫療券支付費用;近170萬名香港長者受惠。
醫務衞生局指,七間醫療機構的選定經過精心策劃,以期做到珠三角全覆蓋,照顧在大灣區生活的港人長者。
納入計劃的醫療機構包括五間提供綜合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兩間牙科醫療機構。五間綜合服務醫療機構分別為廣州巿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中山巿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東莞巿東莞東華醫院、深圳巿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這些醫療機構均有提供牙科服務。
兩間牙科醫療機構位於深圳巿,分別為羅湖區的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和福田區的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記者會上說,挑選試點機構的考慮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服務質量、管理及營運經驗、服務範圍、服務容量、收費標準及水平、機構對長者醫療券計劃運作的認知,以及是否有優勢服務。
連同現有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及該院的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合資格香港長者日後可在合共九間大灣區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
盧寵茂表示,試點計劃為長者醫療券計劃在內地帶來四個突破,即首次衝出港深,覆蓋大灣區核心;首次有非港資內地三級甲等醫療機構參與;首次有民營醫療機構參與;首次有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
衞生署正與各試點醫療機構開展後續安排,包括人員培訓、財務安排、系統對接等。政府會安排港大深圳醫院與試點機構分享使用長者醫療券的經驗和安排,預計各試點機構第三季起陸續開展計劃的相關安排,詳情適時公布。
新春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額增25%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02月06日
醫務衞生局表示,普通科門診服務將於農曆新年假期加強。另外,公立醫院急症室新春期間實施特別安排,次緊急或非緊急求診者若認為輪候時間較長,可在登記後24小時內申請退款;安排可助有急需的市民更快獲得服務。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視察廣華醫院後會見傳媒時說,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服務額會於農曆新年四日假期增加25%,提供服務的普通科門診診所也由過往14間增至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則提供逾1,800個資助中醫門診服務名額。
私營醫療服務方面,盧寵茂表示,近100間私營診所和醫院會在新春四日假期提供醫療服務。當局已整合在假期應診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和中醫診所資料,並上載至網上平台供市民參考。
公立醫院急症室也會於本月9日年三十至同月18日實施特別退款安排。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指,農曆新年期間,被分流為第四或第五類、即次緊急或非緊急類別的市民輪候時間或會較長,他們等候一段時間後或想改往私家醫生求醫,醫管局容許他們在登記後24小時內,到急症室登記處表達自己可能向私家醫生求診而申請退款。款項會於提出申請後的一個月內透過電子支付方式退還。
高拔陞指,有關措施旨在讓有真正緊急需要的市民更快捷地接受急症室服務。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年初一至初四,即本月10日至13日提供服務,感到輕微不適的市民可前往門診診所,而不需前往急症室求醫。
慢病共治 事不宜遲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01月21日
慢性疾病是隱形殺手,若沒有適當控制病情或治療可引致嚴重後果。為了讓市民「早發現、早治療」,醫務衞生局去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沒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配對家庭醫生接受篩查和跟進。
及早發現 盡快治療
61歲的Shirley上月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計劃,由政府資助到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篩查、診症和化驗後,確診糖尿病。
「家庭醫生向我解釋,我的糖化血色素偏高。雖然暫時不用吃藥,但要注意飲食,控制病情。」
她現在保持均衡飲食,並少吃最愛的雪糕和甜品。
「以往我會吃很多肉,喜歡吃便不停吃。可能自恃年輕,不擔心患病。現在我一般會吃兩碗以上分量的蔬菜,也盡量不買甜品。」
政府資助 共同治理
在慢病共治計劃下,參加者獲配對家庭醫生,政府會為篩查診症、藥物、化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的部分費用提供資助,參加者只需承擔一定共付額。目前約500名家庭醫生參與計劃,當中逾七成所釐定的共付額為政府建議的150元或以下。
Shirley這類糖尿病患者或其他高血壓、血糖偏高人士,每年會由家庭醫生提供最多四至六次政府資助診症。地區康健中心也會按照家庭醫生的診斷結果,為他們安排專職醫療服務。
專業團隊 綜合護理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護理統籌主任王砋允表示,跨專業團隊由家庭醫生、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視光師和足病診療師組成。
「他們在管理慢性疾病方面擔當不同角色,包括營養諮詢、體適能運動指導、眼底檢查和足病治療等。」
患者並可參加課堂,了解病理、藥物的重要性和常見副作用。
接受篩查 風險可控
根據醫衞局的資料,約四成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並未意識到自己已患上相關慢性疾病。
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林永和指,45歲是理想篩查年齡,希望合資格市民盡早接受篩查。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隱形殺手,早期沒有病徵,但或會逐漸引發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眼睛出現病變、性功能或腦退化等。」
他認為慢病共治計劃的專職醫療團隊,可為患者提供更謹慎有效的護理。
截至本月16日,逾17,300人參加慢病共治計劃並獲配對家庭醫生,當中11,000多人已由家庭醫生評估,近半完成篩查。在完成篩查人士中,超過三成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患糖尿病或高血壓,需進一步跟進或治療。
醫衞局表示,今年首季開始,合資格市民除可到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登記參加計劃,也可透過家庭醫生邀請,直接在診所登記參加,詳情適時公布。
本港踏入冬季流感季節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01月11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宣布,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並超越基線水平,顯示本港已踏入冬季流感季節,社會各界應提高警覺,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應對流感。
在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收集的呼吸道樣本中,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上周升至11.77%,超越基線水平;同期公立醫院流感入院的比率也進一步上升至每一萬人0.68宗。
過去一周,防護中心錄得11宗院舍或學校爆發流感樣疾病的個案,涉及47人,但本周首四天已錄得21宗爆發個案,涉及91人。
防護中心已發信通知學校留意,也會向醫生、醫院和院舍發信,呼籲他們提高警覺和採取相應措施,一同應對流感。
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盡早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長者、兒童等較高風險人士,並在乘搭交通工具或身處人多擠迫的地方時佩戴外科口罩。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的人士,即使症狀輕微也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並應盡早求診,以減低傳播風險。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相關網頁和速遞,了解最新流感資訊。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4843.html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