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院舍外展疫苗接種特別計劃再推出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8月23日
為加強保護院舍院友,政府本月26日至11月17日再次推出院舍外展疫苗接種服務特別計劃,以應對包括2019冠狀病毒病在內,呼吸道感染可能於冬季出現上升趨勢。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2019冠狀病毒病整體活躍程度6月起上升,JN.1及其後代譜系持續是最流行的變異病毒株。截至星期六的監測數據顯示,最近四周共錄得15宗安老院舍及八宗殘疾人士院舍的爆發個案,較之前四周的七宗及三宗多。
根據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建議,高風險優先組別人士,包括50歲或以上人士或18至49歲長期病患者,無論曾接種多少劑數的新冠疫苗,應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至少六個月後接種額外一針加強劑以加強保護。
新一輪外展疫苗接種服務特別計劃為期12星期,邀請院舍到診醫生加強到訪負責院舍的服務,盡快為到期接種新冠疫苗的院友接種疫苗。政府會向參與計劃的院舍到診醫生發放特別津貼,以應付計劃衍生的額外人手及交通開支。
政府至今為院舍推出六輪外展疫苗接種服務特別計劃。上一輪計劃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3月6日進行,為院舍院友接種逾15,500劑新冠疫苗。
健康心靈先導計劃推出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8月15日
政府即日起在三個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推出健康心靈先導計劃,試行在社區層面為市民提供免費的精神健康初步評估。被初步評估為有輕微抑鬱或焦慮症狀者,將獲轉介至非政府機構作進一步評估和跟進,以及早獲得適切支援。
先導計劃於屯門地區康健中心、油尖旺地區康健站和東區地區康健站試行。已接受培訓的職員為18歲或以上的會員作健康風險評估時,會同步為他們進行初步情緒問卷評估,包括病人健康問卷(PHQ-2)和廣泛性焦慮症量表(GAD-2),以了解會員有否與抑鬱和焦慮相關的情緒困擾風險。
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職員其後會根據評估結果,按指引將有精神健康需要的會員轉介至同區合作推行先導計劃的非政府機構,即新生精神康復會或香港心聆,由機構內曾接受精神健康培訓的心理健康主任跟進。
心理健康主任會為個案進行情緒評估,並按需要向有輕度至中度焦慮或抑鬱症狀的個案提供實證為本的低密度心理治療,形式包括指導式自助治療和心理教育小組,以增強個案自行管理心理健康的能力。
被評估為高風險的個案則會獲轉介至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或獲安排接受社區內的跨專業支援服務,以期讓相關人士獲取更全面和專業的照顧及支援。
先導計劃的評估服務和其後的輔導服務及治療均不收費。
行政長官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於三個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先導計劃,與社區機構合作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及早跟進和轉介高風險的個案,協助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
醫療券大灣區服務點月中再增三個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8月05日
衞生署今日與五間獲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醫療機構簽署服務協議,其中三間位於深圳的綜合醫療/牙科服務機構本月14日起接受合資格長者使用醫療券。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推行試點計劃,今年把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
試點計劃共涵蓋七間醫療機構,其中位於廣州市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位於中山巿的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已分別在6月28日和7月18日開展服務。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今日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見證下,與試點計劃餘下的五間醫療機構代表簽署服務協議。
五間醫療機構為位於南沙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位於東莞巿的東莞東華醫院,以及位於深圳巿的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羅湖區的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福田區的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
本月14日起,深圳市的和睦家醫院、愛康健口腔醫院、紫荊口腔門診接受合資格長者使用醫療券,醫療服務收費均以人民幣結算。
愛康健口腔醫院和紫荊口腔門診均為牙科專業服務機構,分別毗鄰羅湖和福田口岸;試點計劃首次有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為醫療券計劃在內地推行帶來一大突破。
連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其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一院兩點,以及同樣在試點計劃下的中山一院和陳星海醫院,合資格長者可於粵港澳大灣區使用醫療券的服務點將大幅增至七個。
衞生署提醒,香港長者在任何一間指定大灣區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均須先登記加入醫健通。長者加入醫健通後,可利用其流動應用程式查閱醫療券餘額和使用紀錄,以及隨時取覽儲存至醫健通的個人藥物紀錄、敏感、藥物不良反應等重要資料。欲於大灣區指定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卻未加入醫健通,醫療機構取得長者同意後會即時為長者登記醫健通。
長者不可同時使用醫療券和國家醫療保險支付同一次醫療服務的費用。在內地使用醫療券的適用範圍跟在香港一樣,不包括住院服務、須預先繳費的醫療服務和日間手術程序。醫療券不可用於單純購買物品、藥物、醫療儀器和用品,也不可兌換現金。
政府2月把七間大灣區醫療機構納入試點計劃,並正與試點計劃下最後兩間醫療機構,即中山一院南沙院區和東華醫院進行開展使用醫療券的準備工作,預計該兩間醫療機構可於9月初開通相關安排。
醫療券計劃資助年滿65歲的合資格香港長者每年2,000元醫療券,累積上限8,000元,查詢可致電2838 2311。
兩款標靶藥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7月26日
醫院管理局公布,早前經新藥審批機制(「1+」機制)評審後獲准在香港註冊的兩款治療癌症新藥,已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的專用藥物類別。
該兩款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新藥為口服標靶藥,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在特定的臨床應用下獲處方該兩款藥物的病人只需支付標準費用,負擔大大減輕,預計每年約有300名病人受惠,涉及的藥費資助金額約1,200萬元。
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表示,「1+」機制生效後,成功在港註冊的藥物會增加,為醫生和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醫管局會全面檢討入藥程序,縮短新藥納入藥物名冊的時間,為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病人帶來新希望,同時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除上述兩款藥物,醫管局正積極將第三款新註冊用作治療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的藥物納入藥物名冊,預計未來數月內可完成所需程序。
本港今年錄37宗登革熱個案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年7月18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昨日,本港今年共錄得37宗登革熱個案,包括3宗本地和34宗外地輸入個案。
衞生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舉行記者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蚊傳疾病,並講述本地登革熱和病媒情況,以及相關防蚊滅蚊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吳東尼表示,本港4月錄得今年第一宗本地個案,患者居於小西灣。另外兩宗本地個案則在6月錄得,患者居於天水圍。
值得留意的是,兩宗天水圍個案患者均居於天水圍天瑞(一)邨,住所非常接近。除該邨外,兩人並無其他活動軌跡重疊,邨內很大機會出現本地登革熱傳播。衞生防護中心不排除相關帶有病毒的白紋伊蚊仍存活在該區,或會造成更多感染。
他表示,政府非常重視天水圍群組個案,不同政府部門已在該區展開一系列工作,其中,衞生防護中心主動進行個案追蹤和健康監察。截至昨日,中心成功聯絡病人居住屋邨的超過2,000戶約 5,200名居民,暫未發現新的懷疑個案。
至於外地輸入個案,吳東尼指,患者大部分曾於潛伏期前往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由於拉丁美洲和東南亞附近國家感染登革熱的個案數字今年創新高,他提醒市民前往有關地方時需做好防蚊措施。否則,一旦市民外遊時感染登革熱,即使無徵狀,返港後仍有機會傳播病毒。
食環署蚊類風險評估及諮詢小組主管曾智欣表示,該署按恆常時間表在不同地區滅蚊。
就有關天水圍個案,該署會在患者住所、工作地點、曾到訪地區250米範圍內加強滅蚊工作。由第一宗個案呈報至本月15日為止,該署共進行92次成蚊霧化處理、清除241個潛在蚊子滋生地和54個蚊子滋生地。
除了一般巡查,該署會視乎情況,有需要時在積水處放置除害劑,也會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此外,該署會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市民防蚊滅蚊的意識。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處主任梁耀康表示,中心在1至2月委託進行一項調查,訪問2,002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受訪者對蚊子傳播的疾病有一定認識,但對蚊傳疾病的傳播途徑和併發症的認識則較低,對昆蟲驅避劑的認識也不足。中心提醒市民選購昆蟲驅避劑應細閱標籤上的說明,並可選擇含避蚊胺的昆蟲驅避劑。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