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醫護資訊
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翻新完成 於下星期一重投服務
醫院管理局
2025年2月24日
2025年2月24日,九龍中醫院聯網發言人宣布,位於橫頭磡聯合道200號的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已完成翻新工程,將於下星期一(3月3日)重新投入服務。
此診所的服務早前因翻新工程而暫時搬遷,隨著翻新工作的圓滿結束,診所已個別通知所有定期覆診的長期病患者返回原址繼續接受治療。
發言人指出,診所的服務時間將維持不變,市民可通過診所的普通科門診電話預約系統(電話號碼:3157 0115)或醫院管理局的流動應用程式 HA Go 中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方便地預約診症時間。
為了讓區內居民及早知悉有關安排,九龍中醫院聯網已透過多種渠道進行通知,包括在診所懸掛橫額、張貼海報,以及致函當區區議會等。
發言人強調,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對居民的健康至關重要,並期待診所重新開放後,能繼續為社區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港大醫學院研究揭示GLP-1受體促效劑的減重效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5年2月23日
2025年2月23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證實廣泛用於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GLP-1受體促效劑,能以減少體脂肪為主,而非以肌肉流失的方式來達成減重效果。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期刊上。
研究團隊透過分析超過80萬名歐洲血統參加者的基因數據,探索GLP-1受體促效劑在減重過程中的影響。研究發現,特定基因變異株rs877446與BMI降低有關,並模擬了GLP-1受體促效劑的作用。結果顯示,參加者的脂肪量減少比例顯著高於肌肉量,具體而言,每降低一個BMI單位,全身脂肪量減少約7.9公斤,而肌肉量減少約6.4公斤。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歐陽兆倫表示,這項研究強調了基因學在藥物成效研究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臨床數據不足的情況下。他指出,這項研究不僅增進了對GLP-1受體促效劑作用機制的理解,也為未來的臨床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隨著肥胖和糖尿病成為全球健康問題,這項研究的發現將為相關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方向,並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討GLP-1受體促效劑的其他潛在健康影響,持續推進這一領域的研究。
食安中心警告:法國生牛奶芝士可能受污染 呼籲市民勿食用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
2025年2月23日
2025年2月23日,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發佈警告,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一批可能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污染的法國進口生牛奶芝士。該批產品的名稱為Morbier Jean Perrin 1/4 x 2,品牌為PERRIN VERMOT,來源地為法國。
根據食安中心的公告,該產品的包裝重量為1.8公斤,最佳食用日期為2025年3月15日,批次編號為366。食安中心表示,已接獲歐洲聯盟委員會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的通知,指出該產品可能受到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污染,並在法國及其他國家展開回收行動。
初步調查顯示,進口商Chef's Garden Limited曾進口受影響批次的八塊產品,總重約13.7公斤,並分配至零售商Feather & Bone出售。進口商已對未出售的產品進行停售及銷毀,並按照食安中心的指示展開回收。
食安中心的發言人提醒,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可通過水和食物傳播,可能引發腸道傳染病,部分感染者甚至會出現腸出血及嚴重併發症,如溶血尿毒症。市民如有疑慮,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19 7500查詢產品的回收事宜。
食安中心表示將持續跟進事件,並通知業界採取適當行動,以保障公眾健康。調查仍在進行中,市民被呼籲提高警覺,確保食品安全。
港大醫學院發現新致病基因 破解罕見病遺傳因素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25年2月20日
2025年2月20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與國際遺傳學學者合作,成功識別了一種新的罕見病致病基因——DDX39B。該基因的變異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發育遲緩和肌張力減退等症狀,成為神經發育障礙綜合症的遺傳病因。
研究團隊由臨床副教授鍾侃言醫生領導,該團隊自2022年展開研究,發現香港每67人中就有1人患有罕見疾病,對社會經濟帶來重大負擔。鍾醫生表示,早期基因診斷是降低疾病成本和風險的關鍵。
此次研究利用先進的多組學技術,包括RNA測序和蛋白質組學,對一名患有肌張力不足的幼兒進行深入分析,最終確定DDX39B基因變異作為病因。研究結果顯示,全球共發現六名與該基因變異有關的患者,來自香港、美國、英國及愛爾蘭等地。
鍾醫生指出,這一發現不僅為罕見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訊,還有助於減少臨床不確定性,緩解患者家庭的焦慮。他希望這項研究能推動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開發,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該研究的成果已發表於期刊《Brain》,顯示了多組學在破解病因不明罕見病方面的潛力。鍾醫生計劃擴大研究範圍,探索與TREX複合體相關的其他基因,以進一步了解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不僅提升了對罕見病的認識,也為未來的臨床應用鋪平了道路,為全球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衞生署就健康院錯誤接種疫苗致歉
衞生署
2025年2月20日
2025年2月20日,香港天水圍母嬰健康院發生一起錯誤接種事件,兩名原定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兒童意外接種了肺炎鏈球菌疫苗。衞生署已對此事件表示嚴重關注,並展開調查。
事件發生於2月17日,天水圍母嬰健康院在服務時段結束後進行疫苗紀錄的覆核,發現當日下午使用的疫苗數量與應接種的數量不符。經查證後,確認在該時段內的七名兒童中,有兩名兒童錯誤接種了肺炎鏈球菌疫苗,導致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不足。
據悉,受影響的兒童年齡介於一個月至七個月之間,目前並未出現不良反應,經兒科專科醫生評估後,認為該事件對其健康不構成風險。衞生署的醫護人員已聯繫所有受影響兒童的家長,並對此事件表示誠摯的歉意,解釋後續的跟進措施。
為了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衞生署已要求所有母嬰健康院加強前線人員的培訓,並嚴格遵循內部指引,確保在接種疫苗前仔細核對疫苗與病人資料。涉事的護士已被暫停接種職務,若發現其有違紀行為,將依照既定程序處理。
此事件再度凸顯了疫苗接種過程中對於準確性的重視,衞生署將繼續監察並加強相關措施,以保障公眾的健康安全。調查仍在進行中,衞生署表示將會持續更新進展。
上一頁
下一頁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