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張來明醫生文章
張來明醫生(男)
Dr. CHEUNG LOI MING
牙科 口腔頜面外科
值得推介 : 2
拆卸重建變臉戲法
不是人人都想當人工俊男美女,有些人整容變臉,實是情非得已。剛大學畢業的Sam天生不完美——他的下顎比上顎凸出近二十毫米,多出來的罅隙,可以放入整隻大拇指,兩片嘴唇無法自然閉合,下雨天更可盛雨水!從小,媽媽就帶他到處求醫,他早就知道長大後一定要做手術,才能將上下顎骨修正,否則他雙顎將提早退化,到時未到阿伯之年便有阿伯之實,雙顎無法開合……
早上陽光穿過玻璃窗,灑落在Sam的臉頰上,臉上滿載自信笑容的他,悠然自得地吃着早餐,輕鬆地訴說年前的「拆骨重建」故事。「自細阿媽就灌輸我有『倒及牙』問題,一到十八歲,就要做手術矯正!」二十二歲剛大學畢業的Sam,靦腆地向記者說。「倒及牙」,即下顎骨比上顎骨凸出,下顎牙齒「及」住上顎牙齒,但這不是外觀問題嗎?為何一定做手術?這是病嗎?這會影響生活嗎?
嘴巴合不攏
一般人的面部輪廓應是雙頰飽滿,上唇微微向外斜,像簷篷般蓋過下唇少許;但Sam的下顎,自小便上顎凸出,隨着顎骨成長,下顎與上顎的距離不斷拉遠,由最初的只有幾毫米,到十八歲時的十八毫米,以致嘴巴難以合攏。「小時候,我不覺得有甚麼問題,『倒及』就『倒及』,也不理樣子好看不好看,主要是媽媽介意,認為嚴重影響外觀和影響我成長喎。」阿Sam說。所以Sam媽在兒子七、八歲時,便帶他見過多位牙醫,尋求解決方法。多位牙醫均告訴她,因為牙牀發育未完全成熟,任何矯齒方法都不適合,要待發育完成後,進行「拆骨重建」手術。
上下頜骨異位
麵條咬不斷
雖然Sam媽知手術才是唯一辦法,但兒子在小學時就要他箍牙,希望能減少「倒及牙」情況,結果當然是「倒及」沒有改善,更令牙齒和牙角度改變。
其實嚴重「倒及牙」,對阿Sam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只是他少時不識愁。
張來明醫生向記者說,嚴重「倒及牙」的人,由於上門牙和下門牙距離太遠,所以無法像常人一樣合起來咬斷食物。記者問Sam吃麵時會否無法咬斷麵條?
臼齒勞損 關節退化
「都得,用把麵條頂上上門牙借力切斷咯;用門牙撕雞髀?做唔到,但把它塞入一點用大牙(臼齒)撕斷就得啦!食菜?咁就真係無辦法咬得斷,惟有全部放進口裡用大牙矦囉。」阿Sam笑笑口說。
外人會認為這樣費力才吃到心愛的美味食物,實在很辛苦,但阿Sam從小就是這樣做,所以也不覺是難事或苦差。然而,當所有前面正中位置牙齒的工作,包括門牙及犬齒,全都交由大臼齒來做,日積月累,大臼齒的勞損可想而知。
牙齒咬合不正,過度依賴後面大臼齒咀嚼,亦令他咀嚼肌疲勞及容易痙攣,顳下頜關節(牙骹)亦備受壓力和損傷。以阿Sam的情況,如再不進行矯正,他的牙骹有機會出現疲憊而感痛楚,甚至下頜關節內軟骨在關節移動時移位,導致開合牙骹時發出聲音,最後出現退化情況。
驗骨箍牙 理順位置
不過要進行拆顎重建手術,過程並不簡單,整個治療程序長達四年。張來明醫生說,阿Sam首先要做「骨同位素核子掃描」,看清楚他頜骨發育是否已完成,因為仍會生長的骨頭是不適合做任何矯治手術。在確定頜骨已完成發育後,就要先箍牙理順牙齒,方便進行日後手術,有時更可能要脫牙!
幸好Sam小時候脫了上排一隻犬齒而留下空位,這空位剛好讓牙醫在箍牙時,有鬆動空間讓其他牙齒移位,而不用再脫牙。在箍牙前後,張醫生與Sam不斷檢查及開會,策劃手術中頜骨移動位置、距離、切骨落刀位、模擬事前事後樣貌等等。
他在○四年底接受手術,手術歷時四小時,並在深切治療部住了一天。手術後醫生為他注射嗎啡止痛,初時未覺得怎樣,約三四日後,他的痛苦康復歷程才開始。
由於上下顎切開後再用鈦金屬螺絲固定等候癒合,而手術後為免他面部郁動而移位,所以他的牙齒都被金屬架固定。
「手術後,整個上下顎都被鎖死,我的嘴巴被撐住,無法講話,也無法進食,每天只得一些稀過奶昔的流質食物到肚,每次食都好痛苦,因為無論我郁幾少,都會令到傷口好痛!」 Sam還指嘴巴說,這段等待癒合的日子,他足足瘦了十磅呢!
手術完成初期,阿Sam和一般整形者一樣,要經歷一段「腫過豬頭」的日子。他用手遮眼睛以下位置說:「當時照鏡,我只認得雙眼係自己,雙眼以下,真係腫到似隻豬!」
美食當前 牙齒無力
由於嘴巴被固定,而稍動半分便痛楚萬分,他連吞口水這動作也避免,任由口水滴下。他在留院十日後回家休養,兩星期後拆線,四星期後拆除固定器。經歷了艱辛的矯形過程,阿Sam時刻記掛的不是自己的容貌,而是希望可以大擦一頓。「捱餓咁耐,拆箍後立即走去食麥當勞全餐,誰知我一口咬下,薯條好似鋼條咁硬,硬到咬唔到……」阿Sam說,原來當時他的上下顎仍未夠力。
假期過後,阿Sam戴着口罩回學校,大家以為他患感冒,直至他脫去口罩後,同學才發現Sam變了臉,讚他「靚仔咗」。這艱苦歲月,終於有回報了。目前阿Sam仍要箍牙,微調牙齒咬合位置,今年五月就可以拆除,完成整個治療。「現在我可以利用門牙輕易的咬斷食物,原來牙齒是這樣用的。」窗外陽光灑滿臉頰的Sam,大口咬斷意大利薄餅開懷大嚼。
東周刊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