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少慧醫生文章
陳少慧醫生(女)
Dr. Chen Siu Wai
婦產科
值得推介 : 4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選擇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生所致。統計顯示,本港30至40歲婦女罹患子宮肌瘤的機率,高達20%至30%。雖然並非所有患者均會出現徵狀,但臨床所見,亦有不少婦女因持續的陰道異常出血、經痛或經血量過多、腹部有下墜感、尿頻以至貧血等的徵狀,經醫生檢查後被確診患子宮肌瘤,需按其情況接受相應的治療。
手術具一定創傷性
考慮到手術具一定創傷性,部份病人並不願意接受手術。現時子宮肌瘤的非手術治療方案包括︰口服止血藥、藥性子宮環、口服混合性或單一性荷爾蒙藥物、以至「停經針」等。但以停經針為例,雖然能令肌瘤暫時縮小,但在使用後會令病人進入類似更年期狀態,增加出現骨質疏鬆的風險,故不能作長期使用。至於其他方法,亦只限於控制相關的徵狀,並不能令肌瘤本身縮小或消失。
新口服藥物 有助肌瘤縮小
今年引入本港的最新子宮肌瘤口服藥物(UPA) ,透過「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的機制(SPRM),抑制子宮肌瘤細胞增生,在不影響身體其他正常細胞之下,令肌瘤細胞自我凋謝。由於副作用比「停經針」較少,在使用上亦較為靈活,當中尤其適合下列幾類人士︰
‧曾多次接受子宮肌瘤手術、仍然復發而不適合接受手術者。
‧不想接受手術的婦女(如接近更年期的婦女,或想受孕的年輕女性)。
‧肌瘤位置較危險(例如接近主要血管)的患者。
‧曾使用其他類型藥物而效果不佳者。
部分準備接受子宮肌瘤手術的婦女,亦可視乎情況,在手術前使用這類新口服藥物,有助肌瘤縮小,減低手術風險及難度,對術後的愈合及康復有幫助。
am730 05-12-2016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