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秀芬醫生文章
陳秀芬醫生(女)
Dr. Chan Sau Fan, Teresa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23
壓力管理是我們「終生學習」的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課
都市人生活忙碌,為口奔馳,加上近年經濟不時逆轉,令人不安,巨大壓力續漸形成,使我們出現各種身體和情緒的毛病。
提起壓力,不少人認為一定是一些負面的東西。其實,適量的壓力可以推動我們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提高工作、學業或生活各方面的效率和表現。若將壓力視之為推動力,可促使我們正視問題,尋求方法解決,改善自身的處境。然而,當壓力過大時,我們不單不能夠將自己固有的能力發揮出來,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表現之餘,長期受壓甚至會令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創 。
平衡本身就是秘訣
管理壓力,可先從源頭開始。工作時間太長、量過多、挑戰太大、對别人或自我期望過高、處事太急進,都會使壓力急升,必須有所調節。人非鋼材,不能長時間苦待自己,我們要學習對環境或别人說「不」。
除此之外,要學習好好照顧自己,以提升自己應付壓力的能力。工作時可讓自己全情投入,但下班時就得把「拉緊的橡筋」放鬆一下,做點自己喜歡和樂在其中的事情,要照護自己的感受,為自己加添歡愉,例如有益身心的活動,或社交生活,與朋友交談,與家人相聚等;使忙與閒、工作與工餘 /「愉」得到多點平衡。平衡本身就是秘訣。均衡飲食、充足的睡眠、並每天抽點時間做帶氧運動,也是一種好的調適。
壓力太大時 即時轉換一下環境
將困難的事情分拆,每天做一點。在忙碌的時間表上加上定時的小休/歇息,以做點呼吸或放鬆的練習,或將注意力從外在的事物轉移到自己的身體或當下的感受上,了解並照顧一下自己的需要,這又是另一種平衡。當壓力太大時,要即時轉換一下環境,給自己「抖一抖」。在思想上,要學習從多角度了解事情,為每個困難想出三個解決的方案。學習欣賞事物和别人好的一面,少批評,多鼓勵,自己也會開心些。著眼看自己「有」的東西,而不是自己「沒有」的,人也會比較開朗。感覺不同了,處理壓力的能力也不同。
信報2019年3月13日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家長高壓教育 4歲童現精神問題
醫生體會深籲勿用大人視點考量孩子
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不少港爸港媽將這句話視為「金句」,務求為孩子鋪好一條青雲路,卻在不知不覺間令孩子的精神健康「輸在起跑時」。
曾在公立醫院精神科工作20多年的陳秀芬,對精神問題年輕化深有體會,在家長高壓教育下,她的病房竟出現4歲幼童。
倘延診有機變焦慮抑鬱症
現為私人執業精神科醫生的陳秀芬憶述,該名孩子的家長有抑鬱和焦慮的徵狀,常因孩子的學習問題指摘他;後來孩子不堪重壓,開始出現肚痛、失眠、拒絕上學、哭泣等情況,幸而及時接受治療,現時並無大礙,但如果未有及時求醫,有機會發展成焦慮症、抑鬱症等情況。她續指雖然4歲的病患屬罕見例子,但愈來愈多兒童有精神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現實。
在外國進修心理學多年,陳秀芬觀察到西方與香港價值觀上的迥異,感歎香港兒童的成長環境愈趨高壓。她以玩具為例,西方着重兒童個人發展,所以外國孩子不時對玩具有創意玩法;但香港就相反,不少香港家長要求孩子「正確」地玩,「例如玩具車一定要均速向前,不可以撞車。」她形容這種做法限制了兒童的發展,亦對兒童的自信有負面影響。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陳秀芬自有一套「教仔良方」。雖然過去工作繁忙,但陳堅持忙裏偷閒,在兒子睡前合演一套「小劇場」。她憶述時嘴角微揚,「我會用兒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玩偶,透過角色扮演與他溝通,當他代入角色後,就會很自然地傾訴每日的點滴。」她解釋,與孩子溝通時,最重要「進入小朋友的世界」,不要用大人的視點考量他們的想法。
長跑融入治療有助「身心靈」
近年陳秀芬開始將她愛好的長跑融入治療,更成功治療一個同時面對抑鬱、焦慮、強迫購物、飲食失調、失眠、自殺傾向等徵狀的病人。他在陳的勸導下堅持跑步半年,發現比過去的治療來得有效,病情亦漸漸好轉,配合心理輔導,情緒不再影響他的工作,人生亦開始重回正軌。
她解釋,長跑可為患者帶來「身、心、靈」三方面好處。強身健體不在話下,更有助患者釋放焦慮和困擾的情緒;另外,重複跑步的動作,有助放空,令自己更抽離地思考,為問題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經濟日報2019年3月12日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