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張誠謙醫生文章
張誠謙醫生(男)
Dr. Cheung Shing Him, Gary
心臟科
值得推介 : 2
心臟衰竭治療選擇多 患者記住問清楚
心臟衰竭患者除了需要承受各種症狀帶來的困擾外,一旦病情控制不理想,更要擔心猝死的風險。因此,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並且依從醫生指示改善生活習慣,以紓緩症狀及減慢心臟衰竭惡化的速度。現時,多種藥物及儀器都能有效地控制心臟衰竭,讓患者維持正常的生活質素,亦可減低多種併發症的機會。
心臟衰竭其實是指心臟肌肉因負荷過度,以致無法輸送足夠血液予全身。而心臟衰竭則有多種成因,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而「三高」、心肌炎、嚴重肺病、心瓣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亦是引致心臟衰竭的風險因素。
一旦出現病徵 盡快求醫檢查
一般而言,心臟衰竭可分左邊衰竭或右邊衰竭,亦有少部份患者兩邊同時出現衰竭,而多數心臟肌肉都是由左邊開始出現衰竭。若是左心衰竭,血液就會「谷回」肺部,造成肺積水,所以患者多會出現氣喘及咳嗽;同時,左心衰竭時會令右心承受肺部因多餘液體而造成的壓力,長遠亦會令右心臟肌肉受損,當右心失去功能時,血液就會留於靜脈血管內,從而引致腹脹及水腫。另外,心臟衰竭患者亦會出現疲倦、思考能力減弱、食慾不振及心跳加快等症狀,一旦出現以上病徵,就應盡快求醫並接受檢查。
在治療方面,醫治心臟衰竭的主要目標是希望透過藥物治療、儀器及改善生活習慣,以紓緩症狀及控制病情,從而減少患者的入院率及死亡率。現時,已有多種心臟衰竭藥物可供醫生及患者選擇,包括第一線藥物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劑),它屬於血管擴張劑,可降低血壓及心臟負荷;同時配合β受體阻斷劑,可減慢心跳及降低血壓。若患者有水腫情況,可選擇去水丸排走體內多餘水份,減輕肺積水令呼吸回復順暢,以及減少腳腫以回復活動能力。對於一些使用ACE抑制劑出現副作用的患者,則可考慮轉用ARB藥物(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
在治療方面,醫治心臟衰竭的主要目標是希望透過藥物治療、儀器及改善生活習慣,以紓緩症狀及控制病情,從而減少患者的入院率及死亡率。現時,已有多種心臟衰竭藥物可供醫生及患者選擇,包括第一線藥物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劑),它屬於血管擴張劑,可降低血壓及心臟負荷;同時配合β受體阻斷劑,可減慢心跳及降低血壓。若患者有水腫情況,可選擇去水丸排走體內多餘水份,減輕肺積水令呼吸回復順暢,以及減少腳腫以回復活動能力。對於一些使用ACE抑制劑出現副作用的患者,則可考慮轉用ARB藥物(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
而隨着醫學科技進步,美國心臟專科學院於去年亦對兩種新一代心臟衰竭藥物發表指引,其中一種為IF離子電流選擇性抑制劑,出現竇性心律、心跳快及對β受體阻斷劑出現副作用的患者可考慮使用;而另一種藥物則由中性溶酶抑制劑及一種ARB藥物組成,能減少心臟衰竭症狀及死亡率,若使用第一線藥物後不理想便可考慮此藥。
考慮植入除顫器 減低猝死風險
在植入儀器方面亦有新方案,對於一些用藥反應不理想的患者,可考慮植入心臟同步治療器(CRT),它與起搏器相似,植入於左邊鎖骨下,並把電線駁於心室及心房,從而刺激心臟有效率地泵血;另外,因心臟病發而引致心臟衰竭的患者,若在治療後40日仍有症狀,而且射血指數仍低於35%,便可考慮植入除顫器(ICD),減低猝死風險。
除了以上直接針對心臟衰竭的治療外,患者亦要留意一些引致心臟衰竭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事實上,糖尿病在心臟衰竭患者中非常常見,而近年一些新一代糖尿病藥物證實對心臟衰竭有明顯幫助,例如SGLT2抑制劑,可減少入院率及死亡率,建議可先使用;而一些會增加體重的糖尿病藥物,則應可免則免。
在控制心臟衰竭中,生活習慣亦佔有重要角色,患者必須戒煙酒、減肥、限鹽及限水,亦要每日磅重及做適量運動。針對限鹽及限水而言,輕至中度心臟衰竭患者,攝取鹽量約為每日1.5茶匙;嚴重者則為少於1茶匙;而限水量則為1,000至1,500毫升,即約4至6杯水。
曾有一名90歲心臟衰竭患者,他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亦曾中風及進行「通波仔」手術,現裝有心臟起搏器,但生活質素理想。直至近兩年,雖然他完全依從醫生的吩咐服藥及限水、限鹽,但氣喘並入院的情況愈來愈密。經過檢查後,醫生發現其心臟放鬆功能因心臟衰竭而出現問題,令左心房「谷住」及增加肺血管壓力而引致氣喘。其後,醫生把他的左右心房打通,以紓緩左心房壓力,術後半年他已再無因此入院。
nextplus.nextmedia.com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