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張民冠醫生文章
張民冠醫生(男)
Dr. TIO MAN KWUN, PETER
骨科
值得推介 : 3
腱鞘囊腫 (ganglion)
腱鞘囊腫是手腕中最常見的腫塊或硬塊。它們不會發展成惡性腫瘤,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它們可以發生在不同的位置,於任何有關節或筋腱的地方都可以生長出來。而且不限年齡,不限性別和不限工作種類。最常見於手腕的背部。
硬塊是一直不會消失的
腱鞘囊腫的發展可以是多樣性的,有一些病人會察覺到硬塊慢慢長出來,但亦有一些病人會感到突然間有硬塊長出來。這些硬塊的硬度不一而定,有一些是可以很柔軟的,但亦有一些會硬如骨頭一樣。有一些病人會感到痛楚,但亦有一些病人是完全沒有痛的。附近關節的活動範圍有可能會減低一點。而且這些硬塊的尺寸可以隨著時間改變,有一些病人會突然覺得硬塊消失了,但過一段時間硬塊又再長出來,當然亦有一些病人的硬塊是一直不會消失的。
把腱鞘囊腫徹底清除
很多病人,特別是女性的病人,都會覺得這個硬塊於外觀上不好看前往看醫生。
大部分的腱鞘囊腫都可以從臨床診斷上得到確診,並不一定需要作進一步的x光檢查,但如有懷疑,醫生可能會轉介病人作磁力共振得以確定硬塊是什麼。
大部分的腱鞘囊腫都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治療。如有痛楚,可以嘗試吃一點消炎止痛藥,或用一點冰敷,甚至可以做一點物理治療等等。但如痛楚或腫脹得不到改善,醫生可以嘗試用針刺的辦法,把內裏的漬液抽出,但這辦法的復發機會非常高,約為70%至80%左右 ,所以醫生亦可能建議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把腱鞘囊腫徹底清除。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網球肘或肱骨外上髁炎是一很普遍的問題,大部分成因都是因為過度使用,亦有少部分人是因為創傷而引致的。
患者手踭外側會有腫痛
很多人誤以為網球肘是因為打網球而引起的。但是張醫生指出日常生活很多動作:如過度使用手提電話,電腦,家務和繁重的工作如提重太多亦會引致網球肘的。亦有少部分病人是因為意外撞傷或拉傷引致網球肘的。
網球肘是筋腱發炎的一種,或在某些情況下,是連接肘部前臂肌肉的腱微撕裂而引致的。大部分的患者都會覺得手踭外側會有腫痛的現象。這種腫痛會於沒有活動一段時間後,開始活動的時候比較明顯,例如早上起床的時候或者是患者把手踭伸直的時候,甚至如提重和扭毛巾的動作等等都可以加劇痛楚。
避免重複性動作
大部分患者都可以用臨床的辦法來診斷,並不需要進行任何x光或磁力共振掃描等複雜的檢查進行確診。
處理網球肘的辦法不外乎盡量避免過度操勞和用不同的辦法把網球肘的症狀舒緩。大部分時間病人於看醫生後,醫生會建議病人避免重複性的動作:如用手提電話和電腦等等。如病者要進行體力勞動的話,亦應儘量想辦法把提重和體力勞動的工作盡量減低。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腳踝扭傷 “拗柴”
腳踝扭傷俗稱“拗柴”,可分輕度到嚴重不等,取決於韌帶受損程度。 大多數情況下是輕傷,可以通過休息和冰敷等護理來自行治愈。
但是,如果您的腳踝非常腫脹或難以行走,請務必盡快去去看醫生。 如沒有適時得到適當的治療和康復而演變成更嚴重或慣性的扭傷可以削弱腳踝的功能和穩定性,更甚的可能會引發長期性的關節勞損。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骨科專科醫生張民冠醫生為我們解答有關於腳扭傷的治療及處理。
腳踝外側有腫脹
大部分腳踝扭傷都是因為穿著高跟鞋,下樓梯或是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而不慎弄傷,又或者是運動創傷而引起的。
大多數扭傷的腳踝發生在腳踝外側的外側韌帶羣中。扭傷的範圍可以從構成韌帶的部分撕裂到完全撕裂。
大部分病人在受傷後,都會察覺腳踝的外側慢慢開始有腫脹,發熱和痛楚的感覺。嚴重的扭傷甚至可以使病人不能繼續行走。
韌帶受傷的後果可大可小
如果韌帶嚴重撕裂,扭傷發生時病人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啪”的一聲。這裏韌帶受傷的後果可大可小,如腫痛嚴重,應立即前往就近醫生治理。醫生通過檢查和x光或其他影像檢查如磁力共振等來得到確診。
檢查後,醫生將依據病人的扭傷等級來制定治療計劃。根據韌帶損傷程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輕度中度和嚴重等。
大部分患者在最初受傷的時候都應該用冰敷,把腳盡量提高和避免使用等等給予腳踝休息和康復,亦可避免加劇受傷的程度。
輕微扭傷大部分的患者於一兩星期後腫脹和痛楚都會慢慢改善。
如是中度受傷的話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用腳托給予時間讓韌帶康復,康復的時間可能需要四至六個星期。而且醫生亦大多會轉介病人冇物理治療中心作物理治療的訓練。
如是嚴重撕裂的情況下,醫生有機會安排病人打石膏甚至作手術的治療等等。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踝腓長肌腱半脫位Ankle Peroneal Tendon Subluxation
腓骨肌腱是指兩條沿著小腿外邊緣的肌腱。腓骨肌腱是被封閉在一條纖維通道中,該通道在腳踝外側骨的(外踝)後方延伸到外腳跟的位置。支撐隧道的結構如有損壞或傷害便有可能導致腓骨腱脫離原位的情況。這種情況稱為腓腱半脫位。
腓腸肌的肌腱會經過腳跟外側後的凹槽。途中,肌腱通過保護套以至可以保持在凹槽內,該保護套在肌腱周圍形成隧道。該鞘的表面由周邊的韌帶帶加強。收縮腓骨可使肌腱像滑輪一樣在凹槽中滑動。滑輪動作使腳向下(足底彎曲)和向外(外翻)。
原因
如果支持組織已損壞或受傷,則腱可能會從其正常位置自由滑出。這稱為半脫位。當半腱腱滑回原位時,這便稱為重新定位。
腓骨腱半脫位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踝關節扭傷。扭傷腳踝外緣的韌帶會損傷腓骨肌腱。在典型的內踝扭傷期間,拉伸力會撕裂腱的保護套,引致腱跳出凹槽。肌腱通常通過卡回原位而重新定位。
這類型的損傷有可能被忽略,因為大部分傷者或醫生都可能聚焦於足踝關節其他韌帶的損傷而忽略了這半脫位狀況。如果不加以糾正,半脫位有機會成為一個長期且反復出現的問題。
隨了受傷外,個人的凹槽結構不良,亦可能使某些人容易患腓腱半脫位,例如凹槽太淺或將肌腱保留在凹槽中的組織太鬆等。在這些情況下,患者可能不會想起任何受傷來解釋腓骨肌腱半脫位的原因。
病徵
患者在腳踝的外緣出現爆裂或折斷感。甚至可以看到肌腱沿著腓骨的下端滑脫。沿肌腱感到疼痛和壓痛是很常見的。腓骨底部邊緣後面可能還會有腫脹。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