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陳永亮醫生文章
陳永亮醫生(男)
Dr. CHAN Wing Leung
骨科
值得推介 : 0
長跑致膝蓋勞損 渣馬參賽者勿「chur盡」
2015渣打香港馬拉松將於本月25日舉行,浸會醫院骨科顧問醫生陳永亮表示,近年渣打馬拉松的參加人數不斷上升,如由2012年約5.8萬人增至今年7萬多人,惟受傷數字卻有數百宗,如去年就有411宗抽筋,以及425宗傷口包紮個案。他指出,長跑會造成日積月累的創傷,如膝蓋勞損,致膝蓋肌腱炎及脛骨應力性骨折;腳部就會出現筋腱炎及足底筋膜炎。
具有10年資歷的跑手唐先生分享稱,他除有參加渣打馬拉松比賽外,亦遠赴海外如大阪及澳洲,參與不同比賽,為突破自己,創出更好成績,他曾參加密集式訓練以加速,由一周跑70公里加至120公里,惟之後腳部卻出現勞損,醫生建議他停跑6周,以便身體調節。他稱,亦有參加今年的渣馬,但會量力而為。
另外,醫生及物理治療師提醒參賽者,在最後衝刺時不要「chur盡」(用盡全力),在比賽前最後一周訓練時,亦不應跑足賽事長度,最好以五至六成的速度跑步,以及定下比賽前最後跑步的日子,另亦需調節心理。
hk.on.cc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高爾夫球運動創傷不可忽視
高爾夫球運動起源於十五世紀蘇格蘭,至今在全球已發展成非常普及之運動,在香港亦相當流行。高球運動一向予人溫文和安全的印象,但若練習不當或忽略環境因素,也會引致受傷。
慢性勞損者多為肌腱炎
據西方文獻顯示,腰部扭傷是高球運動中最常見之創傷,其次是手腕、手、肩膊及手肘。受傷可分為急性受傷及重複勞損。職業球手多屬勞損創傷,業餘或初學者則較多急性受傷。
急性受傷多因揮桿不當,俗稱打空氣(Air shot)或掘草皮(Fat shot);揮桿時發出之能量失控,可引致軟組織撕裂,如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撕裂(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ear簡稱TFCC tear),也可引致骨折,如腕鈎骨骨折(fracture hook of hamate)、舟骨骨折(fracture scaphoid)等。軟組織受傷主要採用保守治療,即休息、冷敷及消炎止痛藥,部分嚴重個案需手術修補。骨折者需以石膏或膠托固定患肢。慢性勞損者多為肌腱炎,患者為練習過度居多,亦可能握桿不當,須調節練習密度、改善姿勢,嚴重者應求醫,考慮服藥或局部類固醇注射。
編訂合適訓練強度 減少受傷機會
要避免高球受傷最重要是量力而為,不可操練過急,注意熱身運動,保持身體柔軟度。專業教練可指導正確姿勢,並編訂合適訓練強度,減少受傷機會。
陳永亮
駐院骨科顧問醫生
metrodaily.hk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保護前十字韌帶
動當然有益身心,但過量或不適當的運動卻很容易引致受傷,膝關節的前十字韌帶就常有受傷個案。
進行足球、籃球、排球、欖球、滑雪等運動若然受傷,很多時是前十字韌帶或半月板受傷。以前十字韌帶為例,剛造成創傷時,會明顯腫脹及疼痛,但當腫脹疼痛等消減,傷者走路可能沒有大問題,以致形成「已痊癒」的錯覺,於是傷者未必會去求醫。但傷者可能再也做不到某些動作,包括加速(例如追巴士)、急停、急轉彎、上樓梯等,不少這類傷者都是因做不到這些動作,才去看醫生的。
檢查方面,醫生首先會細問受傷時的情況。大多數的前十字韌帶受傷,都是因為扭傷,例如滑雪跌倒時未能及時甩開雪撬,或踢足球轉身時被草地「啜腳」,扭傷致前十字韌帶撕裂。徵狀多是膝部在數小時內急速腫脹如菠蘿包。其後醫生會進行臨牀檢查,以及照X光或磁力共振檢查,以確定是否前十字韌帶受傷。
要留意的是,約有四至五成的前十字韌帶受傷,會連帶半月板也有創傷,所以檢查必須十分小心,若有需要的話在做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時可一次過進行修補。
陳永亮醫生骨科專科醫生
stheadline.com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