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麥建章醫生文章
麥建章醫生(男)
Dr. MAK KIN CHEUNG
骨科
值得推介 : 9
長期腰背痛或患脊柱腫瘤 中老年屬高危族嚴重或致癱瘓
期腰背痛已成生活常態,以為只是生活壓力、勞碌過度所致?未必。原來不同時間、密度的痛楚,可能暗藏病症,小心是腫瘤警號!骨科專科醫生為大家一一拆解脊柱腫瘤的迷思。
脊柱腫瘤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當中9成為繼發性腫瘤。原發性腫瘤病例較少見,多為脊椎血管瘤,而且是良性的。而繼發性腫瘤之中,3至7成為癌症的腫瘤轉移。
當中60%為肺、腎或乳房等癌症轉發而成。骨科專科醫生麥建章指,中老年人士最高危,惡性腫瘤經靜脈網絡走入脊骨,較好發於腰及胸椎,約1至3成會轉移至頸椎生長。
原發性腫瘤則無特定好發年齡,有機會年輕如十多歲就已經患上。
若於前椎生長,屬惡性腫瘤的機會率達75%,椎體後方則只有35%為惡性。
麥醫生補充。若子女持續出現不尋常背痛,或突然脊柱側彎,家長需特別小心,有小部分機會是因腫瘤令骨頭長歪,或使其疼痛。
留意初期徵兆 注意痛楚規律
腰背痛是都市成年人的常見問題,但若痛楚時段、密度有特定規律,而本身又沒有過度運動、工作勞損等情況,就屬不尋常表現,需提高警覺。
一為晚間疼痛(Night Pain),晚上時分特別明顯。二為休息疼痛(Rest Pain),即使不郁動都會痛。兩者都是需要正視的,因為可能代表體內在醞釀惡性腫瘤,亦有機會是感染而致。
骨折、勞損都要郁動才會痛,不動相對上應沒那麼辛苦,故Rest Pain也要小心。特別是若痛了數星期也沒改善,就要正視。
另外一些明顯警號如體重驟降、胃口大減、神經功能出現問題,就應該馬上求醫,做進一步檢查。若有相關癌症病歷,或吸煙、飲酒習慣等高風險因素,也不容輕視。
若忽視病情 嚴重可致失禁癱瘓
年紀、腫瘤類別的不同會使病情有異,繼發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也具更大破壞力。「壓住神經線,或導致骨折的機會率較高。舉例若癌症腫瘤細胞轉移至脊骨,並持續生長,破骨而出使神經或脊髓受壓,或出現下肢無力和大小便失禁的情況。腫瘤使胸椎、頸椎受壓的病人,當脊髓受壓嚴重時候,初步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雙腳無力(俗稱發軟蹄),嚴重的話可導致半身不遂。」
頸椎脊髓收押的話甚至乎可以影響呼吸。若輕視情況、延誤治療良機,那手術的治療幫助亦未必大,因神經線並不是無限次康復的。相反,原發性腫瘤生得較慢,未必會一下子壓迫神經。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忽視脊椎側彎 惡化損心肺
脊柱側彎常現於青春期,影響約4%青少年。一名女童9歲時發現脊柱側彎約30多度,惟無使用矯形腰架,約5年後增至58度,情況嚴重致影響外觀及心肺功能,要以手術治療。有醫生提醒,如子女確診脊柱側彎,即使度數不高,家長亦不應忽視其嚴重性。
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左或右彎曲呈現「C」形或「S」形,兒童脊椎側彎成因有3種,包括先天性脊椎骨異常,如遺傳及脊椎天生異常等;肌肉及神經性問題導致,如肌肉神經失調、痙攣、腦膜炎等,以及青少年突發性脊柱側彎。
女童無用矯形腰架 致側彎加劇
現年16歲的Toby於9歲時發現脊柱側彎約30多度,其父徐先生當時認為是她孭的書包太重,帶女兒到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診治,醫生當時建議Toby使用矯形腰架,可減低惡化機會,惟其不願意使用。直到Toby約13歲,經診斷證實她脊柱側彎增至40度,一年後更增至58度,家人終決定讓她做手術。
港安醫院骨科顧問醫生麥建章稱,一般人有3至5度的脊柱側彎,毋須治療,而根據世衞定義,如側彎為10度以上就要治療。Toby的脊柱側彎屬「青少年突發性脊柱側彎」,會影響患者高低膊、肩胛骨左右不對稱突出、腰部不對稱等,嚴重可影響外觀及心肺功能。
他提醒,如子女確診脊柱側彎,即使度數不高,家長也不應忽視其嚴重性,可先用矯形腰架,惟因需佩戴20小時以上,可能令患者不適,亦怕被同輩譏笑,故兒童使用前需接受輔導。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