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12367 ] kelly
眼睛和鼻敏感
本人約半年前開始有鼻敏感,唔會有好多鼻水,但會不停打噴嚏,有時一打就十幾個,停唔到。
最近幾個月對眼有時會好痕,我無遠視近視,無帶眼鏡無帶con,但大概每隔個零月對眼就會好痕同紅。同鼻敏感一樣,唔係長期,而係隔一段時間先有,有時覺得呢兩樣係一齊黎。
好似呢幾日,日日keep住打好多噴嚏,眼有小小頭髮掂到/有風吹都可以好痕,面同額頭既皮膚都痕痕地。
想問醫生,其實會唔會係身體入面有問題,令到成個人都係個好敏感既狀態定係有其他原因?
謝謝。
最近幾個月對眼有時會好痕,我無遠視近視,無帶眼鏡無帶con,但大概每隔個零月對眼就會好痕同紅。同鼻敏感一樣,唔係長期,而係隔一段時間先有,有時覺得呢兩樣係一齊黎。
好似呢幾日,日日keep住打好多噴嚏,眼有小小頭髮掂到/有風吹都可以好痕,面同額頭既皮膚都痕痕地。
想問醫生,其實會唔會係身體入面有問題,令到成個人都係個好敏感既狀態定係有其他原因?
謝謝。

Kelly, 您好!多謝你的提問!
眼睛痕癢是鼻敏感常見的病徵之一。
在鼻敏感病發時,有些病人的眼睛,結膜(Conjunctiva)會充血,甚至水腫和流眼水。
眼睛周圍亦會因為血液循環不理想,而出現黑眼圈及下眼簾現摺紋。
控制鼻敏感、鼻炎的藥物,包括「抗胺劑」及「消炎噴鼻藥」都能減輕這些眼睛的病徵。
敏感疾病嚴重時,體內及血液裡的E類免疫球蛋白(IgE)、組織胺 (Histamine)水平也會提昇,除了鼻黏膜外,還會影響皮膚 (濕疹)、眼睛(過敏性結膜炎) 及下呼吸道(哮喘)。至於身體是對甚麼致敏原有特別敏感的反應 (我想亦即是你指的身體問題) ,皮膚點刺測試 (Skin Prick Test) 或 血液致敏原測試 (RAST blood test) 都可以幫助測試出來。
希望這些意見會對你有幫助!祝早日康復!
陳穎鈞醫生 耳鼻喉專科
眼睛痕癢是鼻敏感常見的病徵之一。
在鼻敏感病發時,有些病人的眼睛,結膜(Conjunctiva)會充血,甚至水腫和流眼水。
眼睛周圍亦會因為血液循環不理想,而出現黑眼圈及下眼簾現摺紋。
控制鼻敏感、鼻炎的藥物,包括「抗胺劑」及「消炎噴鼻藥」都能減輕這些眼睛的病徵。
敏感疾病嚴重時,體內及血液裡的E類免疫球蛋白(IgE)、組織胺 (Histamine)水平也會提昇,除了鼻黏膜外,還會影響皮膚 (濕疹)、眼睛(過敏性結膜炎) 及下呼吸道(哮喘)。至於身體是對甚麼致敏原有特別敏感的反應 (我想亦即是你指的身體問題) ,皮膚點刺測試 (Skin Prick Test) 或 血液致敏原測試 (RAST blood test) 都可以幫助測試出來。
希望這些意見會對你有幫助!祝早日康復!
陳穎鈞醫生 耳鼻喉專科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能作診症用途,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Maki Tsui : 背脊有嘢頂住
病患者女 - 31歲 醫生您好 我係15/2開始感覺背脊有嘢頂住, 大約知邊個位有啲痛 食嘢成日好似.......Katy : 鼻軟骨外露
病患者女 - 53歲 你好,我係幫媽媽問的。 媽媽之前鼻頭生咗粒大瘡,發炎有膿,清咗出嚟結了焦。現在過咗.......Rn : 鼻敏感及鼻水倒流
醫生你好!本人今年60歲一向有鼻敏感及鼻水倒流! 每天起床都會感到喉嚨乾凅好像有漿糊漿住喉嚨一樣,必須大力咳.......Tinkerbell : 鼻屎黃綠色
病患者女 - 31歲 陳醫生你好,想問問我鼻涕一直都係透明色,但鼻屎是黃綠色,已經keep住三個月以上係.......Ashley Cheung : 持續頭痛頭暈
病患者女 - 22歲 各位醫生好,本人22歲,過去兩個星期持續頭暈及頭痛,看了幾個醫生也沒有好轉,部份醫.......Han : 口臭
病患者女 - 62歲 陳醫生 你好 想請問 本人扁桃腺已割多年 會唔會有結石? 鼻敏感’或胃.......SHIMAN WONG : 呼吸困難
病患者男 - 29歲 您好,醫生。 我3年前鼻經常性呼吸困難,感覺經常鼻塞,需要借助一些噴霧來開通返個.......Fu : 鼻骨骨折治療
病患者男 - 29歲 本人鼻骨單側骨折,消腫後發覺左邊鼻骨輕微突起,但已超過六個月,請問還有可能使用閉合.......bobbymak : 外耳發炎發膿
病患者女 - 21歲 陳醫生 您好! 我想問外耳發炎發膿,外耳道腫脹生膿泡,塞住左咁,咁我應該繼續服食.......Kitty Hui : BB睡眠窒息症
致陳穎鈞醫生: 阿仔22個月大,經兒科醫生診斷有睡眠窒息症。由於政府那邊要等至4歲才可做睡眠測試,所以兒....... 發出提問使用細則
致陳穎鈞醫生 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