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疾病與病徵 - 結核病


結核病
[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
結核病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性和緩發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峰年齡。潛伏期4~8周。其中80%發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頸淋巴、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也可繼發感染。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隨著環境汙染和艾滋病的傳播,結核病發病率越發強烈。除少數發病急促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研究得出結核病的成因有以下的3種

1.原發性
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經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體的結核菌,常在肺部或腸壁形成原發病竈。

2.血型播散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大量結核菌一次或在極短時間內多次侵入血循環而引起,此時,由於機體變態反應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強。

3.繼發型
指原發感染過程中肺內遺留下的潛在性病竈重新復燃或結核桿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患者可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確診。若患者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間盜汗,女性可導致月經不調或停經或以下幾種癥狀盡快聯系妳的家庭醫生作進一步的檢查。

1.肺部結核
咳嗽、咳痰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癥狀,痰內帶血絲或小血塊。
2.胃部結核
臨床表現很不一致,有些無癥狀或很輕微,有些類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數似潰瘍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噯氣,腹痛與進食無關。幽門梗阻所表現的嘔吐多以下午、晚間為重,嘔吐物為所進之食物,不含膽汁,潛血可為陰性,嘔吐後腹脹減輕。除胃癥狀外還可伴全身結核癥狀,如乏力、體重減輕、下午發燒、夜間盜汗等。體格檢查上腹有時可觸及不規則的包塊,有幽門梗阻時,在上腹部可見胃型、蠕動波及震水音。
3.肝結核
最常見的癥狀為發熱和乏力。其他癥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發熱多在午後,有時伴畏寒和夜間盜汗;有低熱者也有弛張型者,高熱可達39~41℃。身患結核病者可長期反復發熱。
4.腸結核
臨床表現在早期多不明顯,多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如與腸外結核並存,其臨床表現可被遮蓋而被忽略。因此,活動性腸外結核病例如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癥狀。應警惕腸結核存在的可能性。

在確定治療原則和選擇療法之前,應確定結核病的類型和現階段病竈進展及好的情況,並檢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無活動性結核存在。同時遵循以下治療原則:

1.早期治療
早期病變中的細菌多,生長繁殖迅速,代謝活躍,藥物容易發揮作用;早期病變較易恢復。
2.劑量適宜
既能發揮最大殺菌或抑菌作用,同時患者也易耐受,毒性反應不大。劑量不足的危害是治療無效;容易產生耐藥菌。
3.聯合用藥
菌群中細菌對藥物沒反應不全相同,可有不同比率的自然耐藥變異菌存在,聯合用藥可防止耐藥性產生;聯合用藥可針對各種代謝狀態細菌及細胞內外菌選藥,已達到強化藥效的目的。
4.規律用藥
用藥不能隨意間斷,間歇療法在劑量及間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也有一定規律,不屬間斷療法。
5.堅持全程
化療要堅持全程,目的在於消滅持存菌,防止復發,全程不一定是長程。
要想徹底治療結核病必須遵循以上五個原則、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才能確保查出必治、治必徹底。


結核病信箱答問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能作診症用途,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opyright©2024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