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與病徵 - 肺炎支原體感染
肺炎支原體感染
[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一種名為肺炎支原體的細菌所引起的傳染病,並沒有季節性。按過往趨勢顯示,在普遍人口當中,大約每三至四年便會出現一次流行性爆發。起病緩慢,有發熱、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膿性痰(偶有血痰)。
肺部體征多不明顯,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統受累,也可威脅生命或死亡。好發於兒童或青少年,約占肺炎總數的15%~30%,流行年可高達40%~60%;一般預後良好,為自限性疾病。
起病緩慢,潛伏期約2~3周,病初有全身不適,乏力、頭痛。2~3天後出現發熱體溫常達39℃左右,可持續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最常見由肺炎支原體引致的疾病為急性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逐漸病發。大部分受到感染的病人只會出現輕微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疲倦及頭痛等,只有約百份之五至十的病人會患上非典型肺炎。在過往身體健康及較年輕(少於四十歲)的人出現的社區感染肺炎中,肺炎支原體是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尤其在介乎五至二十歲的社區感染肺炎病人中。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甚少出現併發症,死亡個案亦為罕見。
現時雖沒有疫苗可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市民應採取一般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
增強抵抗力有助預防感染。應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
注意個人衞生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雙手如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例如打噴嚏或咳嗽後,應立即用梘液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
不要隨地吐痰,應將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若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或發燒時,應戴上口罩,切勿上班或上學,並及早求醫。
保持環境衞生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欠流通的地方。
早期使用適當抗菌藥物可減輕癥狀及縮短病程。本病有自限性,多數病例不經治療可自愈。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為首選,如紅黴素、羅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氟奎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四環素類也用於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療程一般2~3周。因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等抗菌藥物無效。對劇烈嗆咳者,應適當給予鎮咳藥。若繼發細菌感染,可根據痰病原學檢查,選用針對性的抗菌藥物治療。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