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港大醫學院利用香港大數據揭示抗精神病藥物罕見副作用風險

2025年11月4日
港大醫學院利用香港大數據揭示抗精神病藥物罕見副作用風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宣布其研究團隊成功運用全港醫療大數據,進行了兩項具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揭示了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增高的罕見副作用風險。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為本地及國際精神科用藥安全提供了新依據,還確立了香港在全球精神科藥物安全大數據研究中的領導地位。

研究背景與發現
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患者常需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然而部分藥物可能伴隨潛在的副作用。過去的研究往往基於小型或單一中心數據,難以準確評估罕見不良反應的實際發生率。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通過跨專科合作和嚴謹的流行病學方法,分析了超過八萬名女性初次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數據,發現長期使用泌乳素升高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氟哌啶醇等)會使婦科癌症的發生率增加近一倍。

具體而言,每2,300名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女性中,預計會多出一宗婦科癌症病例。這一發現對於有家族病史或屬高風險群的女性尤其重要,能幫助醫生與患者共同制定更合適的監測計劃。

感染風險的增高
另一項研究針對超過一萬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結果顯示使用氯氮平的患者發生各類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腸胃炎)的風險,比使用奧氮平的患者高出約25%。具體數據表明,每100名使用氯氮平的患者中,每年約會增加1至2宗感染個案,特別是55歲以上的年長患者,其感染就醫的頻率顯著高於年輕患者。

建議與未來展望
基於研究結果,專家建議醫生在處方抗精神病藥物時,應加強患者的感染監測,推動疫苗接種,並及早處理感染徵兆。黎子駿教授表示,香港的大數據具備獨特優勢,能精確量化罕見藥物不良反應,未來希望與衛生當局及監管機構合作,建立「即時學習型」藥物安全系統,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臨床指引與政策。

這兩項研究不僅為精神科藥物安全領域提供了關鍵證據,還推動了國際藥物監管的更新,顯示出香港在全球藥物安全研究中的影響力。

港大醫學院的這項研究成果不僅為本地精神科醫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也為全球的藥物安全監管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期待未來能為患者的安全用藥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詳細資訊: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https://www.med.hku.hk/zh-hk/news/p ......
Copyright©2025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