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華人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2025年8月27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內地學者共同發表了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該報告指出,預計到2050年,全球肝癌患者將翻倍,並強調超過60%的肝癌病例是可以預防的。
報告中提到,隨著全球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如果不採取措施,肝癌新症將從2022年的約87萬宗增至2050年的152萬宗,死亡人數也將相應增加。報告的主要作者、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的陳林教授指出,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過量飲酒及代謝相關的肝病。
報告強調,透過減少這些風險因素,包括加強肝炎疫苗接種、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全球有60%的肝癌病例是可以避免的。陳教授強調,對於中國的高危群體,加強疫苗接種和抗病毒治療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這份報告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涵蓋了日本、韓國、美國等51位專家的貢獻。報告指出,針對肝癌的防治策略需因應地區差異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黃煒燊教授表示,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減少酒精攝取和保持健康的體重,對於預防慢性肝病至關重要。
隨著肝癌的威脅日益嚴重,專家們呼籲應加強全民早期篩查,以提高早期診斷率,從而提高治癒率。報告的發表不僅展示了中國在全球健康領域的關鍵角色,也為未來的肝癌防控提供了重要指導。
報告中提到,隨著全球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如果不採取措施,肝癌新症將從2022年的約87萬宗增至2050年的152萬宗,死亡人數也將相應增加。報告的主要作者、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的陳林教授指出,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過量飲酒及代謝相關的肝病。
報告強調,透過減少這些風險因素,包括加強肝炎疫苗接種、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全球有60%的肝癌病例是可以避免的。陳教授強調,對於中國的高危群體,加強疫苗接種和抗病毒治療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這份報告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涵蓋了日本、韓國、美國等51位專家的貢獻。報告指出,針對肝癌的防治策略需因應地區差異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黃煒燊教授表示,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減少酒精攝取和保持健康的體重,對於預防慢性肝病至關重要。
隨著肝癌的威脅日益嚴重,專家們呼籲應加強全民早期篩查,以提高早期診斷率,從而提高治癒率。報告的發表不僅展示了中國在全球健康領域的關鍵角色,也為未來的肝癌防控提供了重要指導。

中大全球首創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 揪出細胞衰老「開關」及抗衰老藥物
2025年8月20日
港大醫學院揭示錯誤標籤盤尼西林過敏與膝關節手術後感染風險增加有關
2025年8月20日
中大研發全港首個虛擬實境技術混合培訓模式 助培訓早產嬰幼兒照顧員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