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首創AI模型 精準辨識具受精能力精子
2025年8月25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宣布,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人工智能(AI)技術,能夠準確識別具受精能力的人類精子,這一突破將為全球不孕不育症的診斷與輔助生殖治療帶來嶄新契機。
這項創新AI模型基於精子與卵子透明帶結合的形態特徵,實現了精子形態評估的自動化。臨床驗證結果顯示,該模型的準確率超過96%,顯著提高了男性生育能力評估的準確性,並有助於減少人為失誤,從而提升輔助生殖治療的成功率。
不孕不育症已成為全球健康問題,影響約六分之一的育齡夫婦,其中20%至70%的病例與男性因素有關。傳統的精液分析方法依賴人工觀察,容易受到技術人員主觀判斷的影響,導致評估結果存在顯著差異。
港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的楊樹標教授指出,傳統方法不僅耗時費力,還降低了男性生育能力評估的準確性。新的AI模型則能以卵子角度篩選精子,通過分析精子的形態特徵,自動識別具備透明帶結合能力的精子,為診斷提供了新的工具。
研究團隊對117位不孕或原因不明不孕的男性進行臨床驗證,分析超過40,000張影像,結果證實精子具備透明帶結合能力的比例與人工受孕的成功率密切相關。這一模型不僅為醫生提供了更準確的預測結果,也能幫助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婦產科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Open》,並在2025年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銀獎。
這項創新AI模型基於精子與卵子透明帶結合的形態特徵,實現了精子形態評估的自動化。臨床驗證結果顯示,該模型的準確率超過96%,顯著提高了男性生育能力評估的準確性,並有助於減少人為失誤,從而提升輔助生殖治療的成功率。
不孕不育症已成為全球健康問題,影響約六分之一的育齡夫婦,其中20%至70%的病例與男性因素有關。傳統的精液分析方法依賴人工觀察,容易受到技術人員主觀判斷的影響,導致評估結果存在顯著差異。
港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的楊樹標教授指出,傳統方法不僅耗時費力,還降低了男性生育能力評估的準確性。新的AI模型則能以卵子角度篩選精子,通過分析精子的形態特徵,自動識別具備透明帶結合能力的精子,為診斷提供了新的工具。
研究團隊對117位不孕或原因不明不孕的男性進行臨床驗證,分析超過40,000張影像,結果證實精子具備透明帶結合能力的比例與人工受孕的成功率密切相關。這一模型不僅為醫生提供了更準確的預測結果,也能幫助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婦產科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Open》,並在2025年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銀獎。

中大全球首創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 揪出細胞衰老「開關」及抗衰老藥物
2025年8月20日
港大醫學院揭示錯誤標籤盤尼西林過敏與膝關節手術後感染風險增加有關
2025年8月20日
中大研發全港首個虛擬實境技術混合培訓模式 助培訓早產嬰幼兒照顧員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