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揭示塑膠廢物隱藏的微生物威脅
2025年5月7日

2025年5月7日,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塑膠廢物上潛藏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對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該研究由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金靈教授領導,首次全面揭示了塑膠廢物如何成為病原體的載體,並可能引發生態危機。
研究顯示,塑膠廢物上的微生物群落在有機物分解能力上遠超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並且攜帶的病原體數量顯著增加,這些病原體甚至可能影響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健康。金教授的團隊正在與全球夥伴合作,建立一個全面的有害微生物群目錄,並繪製相關風險的流動軌跡。
目前全球每年產生約4億噸塑膠廢物,回收率不足10%。這些塑膠垃圾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能隱藏著未被充分認識的生態危害。研究顯示,塑膠的存在使得微生物能在水陸環境中形成獨特的微生物群落,這些微生物可能攜帶病原體,並通過水流或風等媒介長距離擴散。
金教授強調,傳統上對塑膠污染的研究多集中於物理和化學影響,但微生物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他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利用先進技術如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物聯網(IoT)技術,建立全球數據庫以追蹤塑膠廢物及其附帶微生物的流動。
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The Innovation》上發表,並被評為2020年至2024年最受歡迎的論文之一。理大團隊的發現不僅為塑膠污染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同時也為環保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衛生策略的改善提供了重要依據。
研究顯示,塑膠廢物上的微生物群落在有機物分解能力上遠超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並且攜帶的病原體數量顯著增加,這些病原體甚至可能影響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健康。金教授的團隊正在與全球夥伴合作,建立一個全面的有害微生物群目錄,並繪製相關風險的流動軌跡。
目前全球每年產生約4億噸塑膠廢物,回收率不足10%。這些塑膠垃圾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能隱藏著未被充分認識的生態危害。研究顯示,塑膠的存在使得微生物能在水陸環境中形成獨特的微生物群落,這些微生物可能攜帶病原體,並通過水流或風等媒介長距離擴散。
金教授強調,傳統上對塑膠污染的研究多集中於物理和化學影響,但微生物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他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利用先進技術如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物聯網(IoT)技術,建立全球數據庫以追蹤塑膠廢物及其附帶微生物的流動。
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The Innovation》上發表,並被評為2020年至2024年最受歡迎的論文之一。理大團隊的發現不僅為塑膠污染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同時也為環保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衛生策略的改善提供了重要依據。
